< div class="xi1 bm bm_c"> Please select To the mobile version | Continue to access the desktop computer version

Strategy War Map

 Forgot password?
 申請加入會員
戰略
Search
View: 7304|Reply: 0

越南戰爭~1975春季攻勢(Spring Offensive)

[Copy link]

149

Threads

190

Posts

194

Credits

Administrator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Post time 2020-5-30 14:51:23 | Show all posts |Read mod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1975_Spring_Offensive

翻譯者: 陶盛濤








背景
戰略
1973年1月簽署的《巴黎和平協議》並沒有結束南越的戰鬥,因為雙方都違反停火協議,
並試圖控制盡可能多的領土。"佔領"代表控制人口,在後面的任何談判代表著籌碼。爆發
的戰鬥規模不小。例如,在三階段的北越“掠奪土地和人口”的戰役中,包括了四次師級的
攻擊,北越想爭取戰略上有利的位置。根據《巴黎協定》的協議,國際控制和監督委員會
(ICCS)被指定負責監督停火執行的任務。然而協定要求成員之間的協商,和取得全體一
致共識的原則,注定了ICCS為停火監督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徒勞無功,ICCS成立後的幾個月,
就停止了任何有意義的工作。

1973年底,隨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檢討南部的努力進展,河內領導層就未來的軍事政策進
行了認真的辯論。 北越軍參謀長文進勇將軍和國防部長武元甲強烈敦促恢復常規的軍事行
動,並警告說,維持被動將影響軍隊的士氣。然而,總理范文同(PhạmVănĐồng)擔心,
恢復軍事行動會耗盡北部重建(因為被美軍嚴重轟炸)所需的重要資源。

這場辯論的最終結果是第21號決議,該決議要求對南越部隊進行“戰略突襲”,以收復自
《和平協定》締結以來被南越軍佔領的土地,並測試美國政府、南越政府和南越軍隊的反應
。1974年3月至1974年11月間,新政策展開第一擊,共產黨軍隊襲擊了廣德省和邊和。河
內領導人密切關這次的行動。由於他們擔心的美國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的襲擊沒有發生。
他們鬆了一口氣,在這些行動中,北越軍重新取得了主動權,在聯合軍事行動中積累了經驗
,耗盡了南越軍部隊的資源,​​使他們消耗了大量彈藥,並為新的進攻活動提供了路徑。

南越總統阮文紹公開宣布,他對停戰協議有四個立場:1.不會與共產黨進行任何談判;2.非
軍事區(DMZ)以南不可以有任何共產主義的政治活動;3.不會有聯合政府;4. 沒有任何領
土會移交給北越或臨時革命政府(PRG)– 這些立場幾乎否定了《巴黎協定》。阮文紹總統仍
然相信,尼克松總統曾做出了承諾,如果發生任何嚴重違反該協定的事,會重新將美國的空
中武力介入衝突。還假定美國的財政和軍事援助將會比以前更多。

但是,1973年7月1日,美國國會通過了《席斯-邱爾修正案》,該法案禁止在老撾、柬埔寨
以及南越境內進行任何直接或間接的美軍作戰活動。 11月7日,立法機關推翻了尼克森對
《戰爭權力法》的否決權。在1972-1973年期間,南越獲得了22億美元的美國援助。 1973–
1974年,美國支援被削減至9.65億美元,減少了50%以上。尼克松遭遇了很大的政治困難
(尤其是水門案醜聞),以及立法和行政部門,對越南政策的日益敵視。這些現實,損傷了
南越對美國的期望。也讓西貢領導層中的一些人對美國援助的評估更實際。但根據越南空軍
(RVNAF)東范恩將軍的說法:“即使美國國會已明確禁止在援助越南,我們的領導人仍然
相信美國的空中干預……他們在自欺欺人。” 減少援助的衝擊,在8月9日尼克松總統被迫辭職
後,使情況更加複雜。 1973年10月,阿拉伯石油禁運(第一次石油危機)開始,由此產生的19
73-74年大規模通貨膨脹,讓阮文紹總統的發言人,在電視採訪中承認南越政府正“不堪重負”
,這次石油危機很大程度的破壞了南越經濟。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後果之一,是
使南越政府在支付士兵薪水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趁1974年北越的療養期,阮文紹總統發動進攻,收復了北越軍在1973年的“掠奪土地和人口”
戰役的15%失土。4月,阮文紹發動了“塞維仁戰役”,攻擊柬埔寨東部的北越軍要塞。這是南
越軍發起的最後一次重大進攻行動。儘管行動算是成功了,但在人力和資源方面的成本很高。
到74年底,由於美國援助減少,軍隊經歷了資源短缺,而共產軍隊的力量繼續增強。

十月底,北越政治局決定了1975年和1976年的戰略。在後來被稱為"1975年決議"一文中,
該黨領導層認為戰爭已進入“最後階段”。軍隊將鞏固勢力範圍,消除南越邊境的哨所並確
保後勤路線的暢通,以便在南部繼續增兵。而在1976年期間,將開始最後的全面進攻。
次月,北越軍野戰指揮官及軍隊的政治官員被召到河內評估新戰略。最初決定在中部高地
發動攻擊,將有很大的成功機會。但是這一概念遭到了中部戰區司令官陳文茶中將的挑戰。
他的參謀人員本已經制定了直接攻擊西貢的計劃。退而求其次,陳將軍建議使用他的部隊
,在福隆省發動一次“試驗”攻擊,以了解南越軍的戰鬥力以及美國是否會做出反應。陳文
茶的計劃有風險低益高的潛力。第一黨委書記黎筍批准了該計劃,但警告陳文茶失敗是不
可接受的,並告訴他“繼續進攻……[但是]您必須確保勝利。”

南越軍狀況
簽署《巴黎協定》後,由於美國的增強計劃,南越政府軍變成了世界第四大軍事力量。南越
軍收到了價值7.53億美元的新型戰鬥機和運輸機、裝甲車、直升機,火砲及其他裝備。轉移
武器當然受到西貢的歡迎,但缺乏足夠的人員培訓以及零部件、武器維修和燃料、彈藥補給
等還是仰賴美軍,造成問題。南越軍的人數大幅超越北越軍 /越共(VC)部隊,穿制服的人
數大約為150萬。但是,這個數字中有將近482,000個屬於可靠性不佳的地區部隊或民兵。
這個數字甚至具有誤導性。其中只有約20萬的常備役正規軍人。其餘則是支持他們的行政或
後勤“尾巴”(當然北越軍/越共也是類似狀況,很大一部分的士兵分擔了胡志明小徑的後勤、
全國的防空、軍隊的行政管理等工作,就像任何現代軍隊一樣)。

南越軍一直存在招募不到士兵的的問題,在1973-75年間,這一問題更變成一個潮流的問題
。例如,在1974年間,任何時候,軍隊編制中只有65%的人力補足。軍隊的軍官仍然基於
政治忠誠,而不是專業能力來晉升官階。軍官中的腐敗和無能是普遍性的,有些人“將腐敗
及無能幾乎提升到一種藝術形式”。

美國援助的大幅削減,直接影響了南越軍的軍事效能。以前每天有100發砲彈的砲兵營,現
在減少為每天只能發射4發。每個南越軍士兵每月只能使用85發子彈。由於燃料短缺和缺乏
零備件,南越直升機和貨機的飛行架次減少了50%至70%。由於阮文紹總統的“堅守領土”
政策,軍隊沿600英里的邊界,守衛了邊界。甚至國家的戰略後備力量,空降師和陸戰隊師
也變成了靜態防禦角色。南越軍師承美國軍隊的快速機動和大規模火力的戰術思維,但逐漸
失去了這兩種能力。南越經濟的崩潰和大量難民湧入城市,使得軍事局勢更加惡化。

在同一時期,北越通過蘇聯和中國的軍事援助,來利用替補人員和現代化裝備,從1972年
復活節攻勢的損失逐漸恢復。 1973年期間,北越共收到280萬噸物品(價值3.3億美元),
比上一年增長了50%。 1974年,總數增加到350萬噸(4億美元)(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
,而南越的援助則從22億美元削減到每年僅剩9.65億美元。結果,北越的火砲數量增加到
430門,包括新的122毫米和130毫米火砲,而裝甲部隊估計增加到655輛坦克和裝甲運兵車
的規模,包括新的蘇聯製造的BTR-60 。

北越軍
1974年底,北越總參謀部建立了兩個軍級司令部,以配合南越的第一和第二軍區的指揮和
控制結構。南越境內多數獨立的北越軍步兵團,也合併組成師級結構。美國防務官辦公室
(DAO)(成立於1973年以取代MACV,DAO的50名官兵協調的所有對南越的軍事援助)
報告得出結論,北越軍的戰略儲備已從兩個師增加到七個,北越軍部隊額外增多了70,000
人,可對付南越的200,000人的戰鬥部隊和100,000人的支援部隊。

北越軍的高級指揮官還認為有必要改進後勤網絡,以便利運輸大規模行動所需的足夠糧食
,武器和彈藥。到1973年,第559運輸群控制了老撾東南部的胡志明小道,並受命向安南
山脈以東擴展,並直接進入南越境內。新的後勤路線613廊道從南越的非軍事區一直延伸
到南寧市Lộc Ninh。除了創建新的聯絡道路外,559群還升級了整個網絡的道路,修建了
全天候,路面堅硬的道路,以容納自《巴黎協定》以來重建的現代化、機械化部隊。這項
工作耗時兩年時間才完成,但是人員從北越運送到戰鬥所需的南越,時間從四個月減少到
三個星期。

北越新軍力的最大威脅之一是在南越境內建立防空網絡,到1975年,該網絡由22個防空團
組成,配備了雷達控制的火砲系統以及強大的SA-2地對空導彈和肩射式的SA-7防空導彈。
這樣的系統對南越空軍構成了重大威懾,因為南越的飛機沒有配備應對此威脅的能力。結果
,南越空軍想從空中攻擊共產軍隊的後勤基地變得幾乎不可能,偵察飛行也被降至最低限度
。由於缺乏主動的情報收集,對北越軍的力量和意圖的估計更加困難。

但是,北越軍缺乏裝甲和重型火砲,這樣來說,對於襲擊重型設防的南越軍師部或團部基地
來說還是困難的,這非常困擾北越軍總參謀部的計劃者。根據1974年10月提交給政治局的
計劃。報告中認為南越軍的彈藥短缺,會在南越的崩潰中佔有重要的影響。但他們自己也有
類似的短缺。自《巴黎協定》以來,蘇聯和中國的軍事援助,特別是在“攻擊性武器”的類別
,(裝甲和火砲)的軍事援助明顯下降。此外,北越軍大部分的裝甲和火砲狀況不佳,零備
件供不應求。大多數北越軍砲兵部隊,尤其是在南部,仍然僅裝備了輕型迫擊砲,無後座力
砲或單管火箭發射器。在COSVN行動區中(約占南越境內土地的一半),只有五個砲兵營來支
援七個步兵師(第3、4、5、6、7、8和9步兵)和一個軍級總部(第4軍)。其中兩個砲兵
營配備了繳獲的美國武器,幾乎沒有彈藥,此外還有三個力量不足的裝甲營。北越軍的第二
軍擁有三個炮兵團各自隸屬於自己的三個步兵師,一個軍級砲兵旅,一個軍級坦克旅和一個
單獨的裝甲營。總共只能部署89輛坦克和裝甲運兵車,以及87門拖曳式火砲,可用在於1975
年4月攻擊西貢的計畫。

南越軍和北越軍的坦克和重型火砲(野戰炮和口徑85毫米或以上的迫擊砲彈)都嚴重缺乏彈
藥。 北越軍的參謀長文進勇將軍寫道,與1973年相比,1974年南越軍的“火力由於炸彈和彈
藥短缺而減少了近60%。由於缺少飛機、車輛的燃料,其機動性也降低了一半。美國援助的
減少使南越軍無法執行戰鬥計劃和增兵。”由於南越軍試圖保存彈藥,火力在明年將會繼續減
少。在1974年7月至1975年3月的激烈戰鬥中,南越軍每月平均消耗彈藥18,267噸,相比過去
的1972年為每月66,500噸,減少了72%以上。另一方面,1974年北越軍的全部重型火砲和坦
克彈藥,包括戰鬥部隊在前線倉庫和戰略儲備中所持有的所有彈藥,總共只有100,000發。彈
藥問題如此嚴重,以至於北越軍砲兵司令部不得不用已淘汰的76.2毫米和57毫米的過時火砲(
因為有充足彈藥),替換一些單位中的較大武器。因此,進攻計畫還設定,部分於彈藥補給,
由捕獲的南越軍庫存補充。

許多歷史學家認為,鑑於1973年以後美國對南越的軍事援助大幅度減少,任何北越軍的重大
攻勢都應該會成功。但是,南越軍的士兵有經驗豐富的再入伍(退伍)軍人,南越也擁有大量的
彈藥和裝備庫存(戰爭結束後,北越軍俘獲了大量戰爭物資,這證明了這一點)。雖然南越
軍的最終崩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北越軍選擇了更直接的常規攻擊計劃,那麼結局將更加
血腥,而且戰爭的時間將更長。實際上,整個戰役中最具破壞力的,可能是他們向南越軍總
司令腦海中,發出巧妙且意想不到的心理打擊。

第一步
福隆
福隆市(PhướcLong)是第三軍區最北端的省會,距西貢東北約75英里(121公里)。 1974
年12月,北越軍的CT-7師和第3師,一個獨立的步兵團,以及裝甲,防空和重型火砲支援隊從
柬埔寨移過來發動進攻。該省由五個地方武力營,48個民兵排和四個區域砲兵隊保衛。第三軍
司令余國棟中將,他派出了第二營、第五師第7步兵團,兩個砲兵分隊和三個偵察連進行反擊。
12月13日,北越軍部隊開始隔離福隆市的通訊並消除靜態哨所。然後,他們開始用重型大砲精
確轟擊福隆市,並在27日發起了協同的裝甲/步兵的地面攻擊。

南越軍的任何反擊行動或救濟工作,都被成千上萬逃擠在道路中的難民堵死了。隨著士兵想尋
找家屬,南越軍單位之間的逃兵現像變得非常普遍。隨著北越軍繼續進攻,這種逃兵模式變得
非常普遍,不僅在地區部隊中,也發生在正規軍的部隊中。

1月2日,阮文紹總統,聯合參謀長和余將軍在西貢的獨立宮舉行了一次緊急會議。在會議上,
余將軍提出了一項救援福隆市的計劃,該計劃本想動員步兵師或空降師。但該計劃被否決了,
否決的原因有三個:首先,在南越境內的任何地方,根本不存在這樣規模的後備部隊來執行該
任務;第二,由於所有的陸上道路都掌握在敵人手中,因此所有軍隊的移動和後勤都必須完全
依靠空運,而這種空運能力已經不復存在了。第三,儘管南越軍的防禦陣地有地理上的優勢,
但福隆的部隊,無法阻止兩個北越軍的師的夠長的時間,以至於任何救援工作都無法成功。
然後他們決定,福隆省和市只好放棄。​​因為在經濟,政治和人口上,它在戰略上,不如西寧
(Tay Ninh),普萊庫(Pleiku)或順化(Huế)這麼重要。

福隆的戰鬥持續到1975年1月6日,此後,該市成為被北越軍佔領的第一個省會城市。最初
投入戰鬥的5,400多名南越軍部隊中,只有850人返回政府軍。北越軍繳獲了10,000發砲彈
。但對於北越人來說,更重要的是美國對南越軍的失敗明顯漠不關心。對南越政府和人民的
心理打擊是嚴重的。據南越軍總參謀長高文圓將軍說:“幾乎沒有希望,美國將對北越人犯
下的違反停火協議的行為,沒有進行強力的懲罰……這對共產黨是一種強力的鼓勵。”

佔領福隆的消息,在北越政治局第二十三屆全體會議中間抵達,領導人們立即命令總參謀部
製定後續的攻擊計劃。美國不願再次介入戰爭的評估,被證明是正確的,南越軍防禦系統的
弱點已經暴露出來,並且同樣重要的是,解決了他們最嚴重的彈藥短缺的問題--只要俘獲南
越軍的庫存即可。黎筍(LêDuẩn)宣布:“我們從未擁有過,像現在這樣完美的軍事和政治
條件,或如此強大的戰略優勢。” 選擇的第一個目標是德古拉基地,這是第二軍在多樂省的
邊境哨所。文進勇將軍再次驅使參謀人員成員提出更大膽的計劃:他們想進攻省會邦美蜀。
這一次,黎筍勉強同意。文將軍被命令到南部直接指揮新的攻勢,該進攻被稱為“戰役275”。

275號戰役
文將軍已經制定了一項計劃,來征服邦美蜀。稱為“盛開的蓮花”,目的是避開南越軍的外
圍位置,並襲擊主要目標,“就像花蕾慢慢地打開花瓣一樣。” 參加該計劃的75,000–80,000
北越軍部隊將先通過切斷14、19和21號高速公路(南越軍可能的支援路線)來隔離邦美蜀。
然後,第320師消滅北邊的南越軍哨所,並佔領了豐德機場。第十師的任務是沿著14號公
路對城市進行主要攻擊。

第二軍指揮官范文富將軍的司令部在普萊庫(Pleiku),事先收到即將發生的北越攻擊充
分警告,但並未給予認真考慮。 范將軍被精心策劃的北越(新聞)通訊社欺騙,他相信北越
軍朝邦美蜀的行動是一種轉移注意力的行動,目的是使他對真正的目標普萊庫掉以輕心。
因此,邦美蜀的防禦只有一個遊騎兵群和區域部隊(大約4,000名士兵)。 3月初時,
南越軍第23師53團進行了增兵補充。

1975年3月10日開始邦美蜀的戰鬥。在激烈的砲擊之前,第10師迅速推進到城市並佔領了
彈藥庫。那天晚上,第316師進入了爭奪市中心的戰鬥。 13日,南越軍第23師第44團、
第21遊騎兵營被直升機機降在邦美蜀以東20英里(32公里)的福安(Phuoc An),為這座陷
入困境的城市提供了一支救援部隊。救援縱隊駛入成千上萬逃離中央高地的難民和軍人的
道路,很快遇到了第十師。短時間內南越軍的進攻就被瓦解,部隊撤退,加入了逃難行列。

3月18日,北越軍佔領了福安,消除了任何南越軍想救援邦美蜀的希望。多樂省全部都歸
北越軍的控制。南越軍部隊迅速轉移陣地,以防止北越軍迅速向東推進,抵達沿海低地。
歸根結底,造成中央高地陷落的罪魁禍首是范文富將軍,他拒絕相信情報採取必要的行動
,當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為時已晚的增援,已經無法挽回。

阮文紹總統意識到自己軍隊的弱點後,於3月初派代表團前往華盛頓,要求增加經濟和軍事
援助。雖然美國駐南越大使格雷厄姆·馬丁(Graham Martin)認為,額外的援助將有助於捍
衛共和國(南越)的安全。但美國國會已經不太願意將援助的資金移轉給被認為會失敗的南越
,於是將擬議的14.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計劃,削減1975年的7億美元。然而,福特政府一直
給阮文紹總統信心,歷史學家阿諾德·艾薩克斯(Arnold Isaacs)稱之為“白日夢的援助計畫”
,阮文紹總統一直認為美國國會將恢復其削減的資金。

重新評估
阮文紹總統感到壓力越來越大。用他最親密的一位顧問的話來說,他變得“疑神疑鬼……時
時刻刻警惕自己,將軍們可能對他發動政變。”他越來越孤立,甚至開始認為政府官員"沒
有能力,沒有適當的參謀工作,事情沒有經過妥當的協商和協調。” 但實際上,南越軍的
軍官團都很忠實地遵循阮文紹的軍事決定,他們大致同意參謀總長高將軍的話,“阮文紹
總統對進行戰爭的所有決定,都是明智的。”

到3月11日,即邦美蜀遭到攻擊的第二天,阮文紹總統得出結論,不再寄希望於他美國政府
可能提供3億美元的補充援助。在此基礎上,他召集了鄧文光中將和高文圓將軍參加的會議。
在回顧了軍事局勢之後,阮文紹總統繪製了一份小張的南越地圖,並討論了可能的軍隊重新
部署,希望“只控制和保衛那些最重要的人口密集和繁榮的地區。”

然後,阮文紹總統在地圖上勾勒出了,他認為最重要的區域-第三和第四軍的戰術區。他還
指出了目前在北越 / 越共控制下的某些區域必須拿回來。因為這些地區是關鍵的,資源的集
中地 - 大米、橡膠、工業等。南越的控制區還必須包括在大陸棚上發現石油的沿海地區。用
阮的話來說,這些地區將成為:“我們不可動搖的心臟地帶,不可減少的民族據點。” 關於第
一和第二軍區的未來,他在地圖上畫了一系列的線,表明南越部隊應盡其所能,但可以根據
情況向南方重新部署。阮文紹宣布這一新戰略為“輕為上,重在下”。

兩天后在金蘭灣,阮文紹總統和范文富將軍會晤,做出了對西貢政府很重要的關鍵決定。阮
文紹決定放棄普萊庫和昆嵩,並重新部署南越軍的部隊,以重新奪回重要的人口區-邦美蜀。
范將軍告訴總統,鑑於北越軍的封鎖行動,重新部署的唯一可能路徑,是很少使用的省際7B
路線,這是一條被忽略的狹窄路面(實際上是一條伐木之路),沿途有幾座倒塌的橋樑。

同一個時間,北越文進勇將軍告訴河內,他正在調動軍隊要攻占昆嵩和普萊庫。在河內,
黎筍向總參謀部施加壓力,希望北越軍在中央高原上獲得的立足點。季風季節還剩下兩個
月,雨季將阻止軍事行動。鑑於西貢的明顯弱點和美國的反應狀況,北越軍若行動,有可
能獲得進一步的戰略收益。


北部省份的崩潰
中央高原的崩潰
然後,范文富將軍面臨一個艱鉅的任務,他必須將一支要撤退的部隊、裝備和車輛組成縱隊
穿越一條未知的道路,穿越中央高地的山脈和叢林,大約160英里(260公里),才能到達
芽莊(Nha Trang)。才能進行反攻。該部隊將由第44步兵團的一個營,五個遊騎兵群,第21
坦克中隊,兩個155毫米砲兵營,一個175毫米砲兵營以及地方部隊組成。參加縱隊的還有
第20戰鬥工兵群和第231直接支援群的人員和裝備。

但是,范將軍從一開始就對計畫過度的保密。計劃僅限於做計畫的人員和幾個受信任的下
屬知道。參謀作業幾乎不存在。例如,第二軍的參謀長承認,他對計劃要放棄普萊庫和昆
嵩完全不了解。撤退縱隊的指揮權也移交給了第二軍遊騎兵群的指揮官。

在撤退行動的頭兩天(3月16日~17日),行動還算進行得很順利,直到在厚邦 (Hau Bon
)時,難民和車隊的撞在一起,壅塞了道路。更糟糕的是,等待戰鬥工兵完成橫跨大仁
(ĐàRằng)河的浮橋時。那天晚上,越共部隊攔截到200,000名被稱為“眼淚縱隊”的部隊和難
民。北越軍第320師攻擊縱隊的側翼,而側翼部隊則竭力阻止北越軍前進。北越軍第968師
穿過普萊庫,追擊撤退縱隊的尾巴。

第二天,該縱隊僅進行了15英里(24公里),然後遇到嚴重的北越軍阻礙。從那時起,突
圍必須一面往前一面戰鬥。遊騎兵二兵阮文秀說:“他們無所不包”,叢林中不斷有飛向難民
的砲彈、迫擊砲彈和火箭彈。當到達距綏和市僅20公里的沙隆河(ằàR Riverng River)時,
必須將浮橋吊到柱子上。到3月22日,這座橋雖然已經完工,但是由於大量的北越軍單位已
經移入阻擋的位置,前進的步伐變得​​更加危險。移動過程中,由於天氣惡劣,南越空軍提供
的支援很少。 3月27日,最後的北越軍障礙被克服,在21:00,該縱隊的第一批車輛進入綏
和市。 “原始縱隊中有多少人逃了出來,沒有人確切知道。” 南越軍估計,從普萊庫(Pleiku)
出發的60,000名士兵中只有20,000人最終到達了沿海地帶。估計有18萬平民隨縱隊逃離了
中央高地,只有約6萬人生還。未能突圍的人要麼被俘虜,要麼被北越軍殺害。

從中央高地的撤退成為一個戰略性的潰散。“在10天內,第二軍包括第23步兵師以及遊騎兵,
裝甲,砲兵,工兵和通信部隊在內,75%的戰鬥力被慘烈地消耗掉了。” 計劃重新奪回邦美
蜀的行動也沒有執行,因為第二軍已經沒有任何可使用的資源。在北越軍輕鬆勝利的鼓舞下
,北越軍第10、316和320師開始向海岸移動。他們面前唯一能阻擋的是南越軍第22師,負
責保衛通往海岸的山隘通道。但是,3月下旬,這些北越軍部隊還是設法進入順化和峴港的
海岸地帶。

3月30日,第22師被命令前往海岸地區的基南市(Qui Nhơn)撤退。北越部隊從北方向他們進
攻,該師的兩個團不得不突圍,想前往海岸地區被接走。 4月1日凌晨02:00,該師從海上撤
離。不過,兩名上校團長被命令撤離後,拒絕離開,寧願自殺。該師的第三團(第47團)在富
蓋(Phu Cat)遭遇伏擊,人員傷亡慘重,損失了一半的部隊。後來在頭頓(VũngTàu)重組時
,第22師僅剩2,000名士兵,指揮官選擇了自殺。








順化-峴港之戰
在1974年底的北越的三個師推進失敗後,第一軍的戰術區中的南越軍恢復了穩定力量。到第
二年(1975年)初,第一軍將三個步兵師(第一,第二和第三步兵師)部署到第一軍戰術區。
精銳的空降師和海軍陸戰隊師,四個遊騎兵群和第一裝甲旅。北部省份受南越軍最優秀,最
有進取心的將領吳長光(NgôQuangTrưởng)指揮。到3月中旬,北越軍的進攻行動,一直在試
圖切斷順化、峴港、茱萊之間的1號公路,這是南北向的主要道路。面對南越軍,北越軍準將
黎仲迅(LêTrọngTấn)聚集了五個師,九個獨立步兵團,三個工​​兵團,三個裝甲團,十二個防
空砲兵團和八個砲兵團。

在3月13日於西貢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吳長光將軍和新的第三軍司令阮文全中將向阮文紹總
統簡要介紹了軍事情況。然後,阮文紹總統提出了他的民族鞏固計劃。正如吳將軍所理解的
那樣,他可以自由地重新部署軍隊以保衛峴港地區。隨後,吳將軍震驚地發現,空降師將被
移交給第三軍(當時吳將軍不知的是,海軍陸戰隊師也已經計劃將兩個單位重新部署,然後
組成一個新的國家預備隊)。

吳將軍於3月19日再次被召回西貢,向阮文紹總統簡報撤軍計劃。將軍制定了兩個應急計劃
:第一個應急計劃,是根據政府對1號公路的掌控狀況而制定的,該計劃將同時從順化和茱
萊先撤至峴港的兩階段撤軍;第二計畫以北越軍封鎖高速公路為前提,並要求撤回至三個
飛地(沒有和主要領土連接的地方稱為飛地):順化,峴港和茱萊。但是,這只是臨時措施,
因為撤出到順化和茱萊的部隊將被海軍送到峴港。總統隨後說將軍誤解了他先前的命令,震
驚了將軍:總統的要求是不得放棄順化。更糟的是,吳將軍發現海軍陸戰隊被撤走,更減少
了他的力量。

到第二次會議召開時,很明顯,第二個計劃是唯一可行的辦法,因為沿1號公路的任何階段
性撤軍都變得不可能。這是由於南越軍已經無法承受北越軍的壓力,以及高速公路沿線擁塞
大量失控的難民。吳將軍隨後要求准許他按計劃,將部隊撤入三個飛地並保留海軍陸戰隊。
阮文紹總統答復他“用他現在擁有的任何力量,包括海軍陸戰隊,控制在任何可能的領土上。”

吳將軍於當天返回峴港,並收到壞消息。 北越軍開始對第一軍做全面的進攻,並已突破吳
將軍設在塔漢河(ThạchHãn)的北部防禦線。阮文紹總統於當日下午,在全國性的廣播中宣
布,將“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順化。”那天傍晚,吳將軍下令撤退到麥康河的一條新防線,將
整個廣治省讓給了北越軍。他本有信心自己的部隊可以守住順化,但隨後總統發出的午後
命令又令他震驚不已,該命令說:“由於無法同時保衛三個飛地,第一軍指揮官可以自由部
署...不管總統是否滿意",這導致廣治省和順化數以萬計的家庭開始撤離,加入了不斷擴大
的峴港的遷徙潮。

同時,北越軍的攻勢正在緩慢地推進到峴港北部和南部的南越軍抵抗陣地。文進勇將軍的計
劃是從西、北和南三個方向向峴港發動進攻,把南越部隊趕進峴港,並在那裡予以殲滅。經
過3月22日的激烈戰鬥,順化和峴港之間的公路在普羅(PhúLộc)被切斷。在峴港以南,南越
軍第2師無力阻止北越軍前進到踏凱(TamKỳ)和沿海平原。在3月24日上午,北越軍第711師
在裝甲部隊的支援下佔領了踏凱,數千名北越軍士兵往北推進峴港。 北越軍隨後切斷了廣義
(QunngNgãi)和茱萊之間的1號公路,第二師對此無能為力。在軍的批准下,廣義的南越軍部
隊向北突圍,但只有少數人設法到達了茱萊。一天之內,第一軍的情況已經惡化到無法控制
的地步。

要完成三個飛地的撤離,吳將軍發出了以下命令:順化地區的第1師和其他單位向峴港撤
退,同時從順化用船接回海軍陸戰隊;第2師,其家屬和廣義的士兵,由海上接運撤至茱
萊20英里(32公里)處的日島(Re Island)。

3月26日,第1師的指揮官告訴他的手下,師的指揮與控制已經瓦解,紀律已經崩解:“我
們被出賣了……現在是自己逃命吧……在峴港見”。陸路行軍的縱隊一直遭到砲兵的砲擊,
向峴港的移動已經變成了混亂。殘餘部隊的一到達城裡,士兵就開始潰散,尋找他們的家
屬。在順化附近的海岸,陸戰隊第1師只有一個團,大約600名士兵和7700名平民被海軍
船艦救起。

從北部開始,兩個北越軍師以及裝甲和砲兵包圍了峴港的西翼。在南部,又有兩個北越軍
師包圍峴港,城市中心進入了北越軍砲兵的射擊範圍。峴港陷入混亂。 “飢餓,搶劫和犯罪
現象十分普遍。交通是不可能的……在城市中滯留的群眾估計約為一百五十萬。”3月28日中
午,吳將軍已經無法對城市進行有協調的防禦,請求允許從海上撤離,但阮文紹總統困惑
不解,拒絕做出明確的決定。吳長光只好主動中斷與西貢的通訊,下令於3月30日開始撤軍。

成千上萬的士兵和平民衝向大海,數百名游泳者試圖到達因潮汐無法停靠的船隻而溺水。在
持續的北越軍大砲攻擊下,數千人喪生。在3月29日北越軍進入城市掃蕩,南越軍的四個步
兵師,四個遊騎兵群,裝甲旅,空降師以及數千名地區部隊、支援部隊和參謀人員中,只有
約16,000人被撤離。到3月底,擠滿峴港的近200萬平民中,有超過50,000人被船運撤離。
有7萬南越軍部隊被北越軍俘虜。被遺棄的峴港空軍基地有33架完好無損的南越軍 A-37噴氣
式戰鬥機,以及富蓋空軍基地的近60架飛機。在峴港淪陷期間,沒有進行過激烈的戰鬥,
進駐該城市及其周圍地區的南越軍部隊,幾乎都沒有設防禦陣地來提高防禦力。吳將軍曾經
快速設立幾個海岸線的抵抗中心,但“像一排排瓷花瓶從架上摔落般”。3月24日廣義,4月1
日歸仁和芽莊,4月3日金蘭灣陷落。








胡志明戰役
春祿Xuân Lộc
到3月25日,北越政治局不再覺得有必要等到1976年才開始對西貢發動最後的攻勢。文進勇
將軍被命令,放棄"長期精心策劃和有條不紊地準備戰場"的守則,以便“推翻傀儡政權,並迅
速結束戰爭"。實現這一目標,他的障礙是將北越軍向南移動370英里(600公里)(而北越
的預備役師將向南移動1,000英里(1600公里))。這樣才能使部隊參與對首都西貢的進攻
。這是戰爭中,最複雜的後勤壯舉之一中,他開始這樣進行。

4月7日,黎德壽(LêĐứcThọ)到達祿寧(Loc Ninh)附近的文進勇將軍總部,以政治局代
表的身份監督這一場最後的戰鬥。文進勇將軍和他的參謀人員基本上改編了特拉(Tra)的
原始計劃,這是第四軍領導的三管齊下的進攻計畫,這將奪取隆慶省省會,“西貢的門戶”--
春祿--的一個重要公路交叉口。 ”佔領這個道路交叉點將為通往邊和(南越軍剩餘彈藥的60
%都被儲存在此)和從東部進攻西貢的進路開路。這項任務由“峴港的征服者”黎仲迅將軍指
揮。為了轉移西貢的注意力並防止南越軍增援春祿,最近啟動的第223戰術群將先切斷4號
幹線,將西貢和湄公河三角洲的通路切斷。同時,第三軍將在泰尼(Tây Ninh)附近進行另一
次轉移行動。

為了支援這項任務,其他北越軍單位將從西部和南部包圍西貢市。由於這個行動沒有使用
代號,文進勇將軍建議將其命名為胡志明戰役。政治局於4月14日同意。黎德壽隨後從北
越國家主席孫德勝(TônĐứcThắng)向文進勇將軍傳遞了一條信息:“你必須贏。否則,
就不要回來。”

春祿的防禦工作交給了第18步兵師,並由第5師的第8團,第3裝甲旅,兩個遊騎兵和兩個
砲兵營,還有第81空降遊騎兵群加強。 4月8日爆發的長達一周的戰斗,在許安湖及其周
圍地區兩軍激戰,是整個攻勢行動中最重要的一次戰鬥。最初的進攻是由北越軍第341師
和第3師進行的,他們一頭撞進城鎮,這是一種曾經廣泛使用的戰術,目的是希望迅速擊
潰後衛。但是,他們在遇到2週的猛烈抵抗和敵軍的有效大火力的火砲支援,不得不取消
進攻,這也使北越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隨後,北越軍的進攻由第七師加強。

沿1號公路派往該城鎮,擔任救援的南越軍裝甲特遣隊被攔截後,第1空降旅被直升機機
降到該鎮的郊區。南越軍隊派出25,000名士兵參加戰鬥,幾乎佔剩餘部隊的三分之一。
自北越攻勢開始以來,南越軍空軍首次向防御者提供有效的近距離空中支援。這個稱為
“絞肉機”的過程,甚至連文進勇將軍都對“固執的敵人”印象深刻。

4月14日,文將軍接到河內的新指示。 “我們必須在西貢慶祝胡志明的生日。” 截止日期
是5月19日,這樣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文將軍決定繞過春祿的防御者,並開始轟炸邊和空
軍基地,這樣有效地終止了南越軍的空中支援。 北越軍也修正了最初的戰術,不再直接
衝進城鎮,而是用進攻先摧毀春祿郊區的哨所,切斷了第18師的增援。受包圍的威脅後,
第18師設法沿2號公路向南撤退。經過三週的激烈戰鬥,第18師有30%的人員傷亡(約
4000名士兵)。北越軍則有5,000多人的士兵傷亡,並有37輛坦克被摧毀。然而,第18
師的英勇防禦,對戰爭的結果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北越軍已經控制隆慶省全省,文進勇
將軍的部隊完全包圍西貢。

西貢和湄公河三角洲
即使在南越失去峴港之後,“南越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災難”,美國的福特政府仍然不相
信西貢政權正在失敗。4月10日,福特總統前往國會,要求向南越提供7.22億美元的補
充軍事援助,以及2.5億美元的經濟和難民援助。福特政府並沒有十分努力地爭取,國會
對援助案沒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認為政府可能只是為了拖延剩餘的美國人員和平民的
撤離,想讓援助法案通過而已。4月17日,國會的討論結束了。但西貢政府並沒有得到
更多的資金。

南越軍第三軍的前指揮官余國棟將軍(後由阮文全取代)組織了五個抵抗中心,想進行城
市防禦。這些戰線連接緊密,形成了環繞首都西,北和東區域的弧線。西北部的古芝戰
線由第25師保衛;北部的平寧前線是第五師的職責。第18師保衛著東北的邊和陣線;東
南部的頭頓和15號公路由第1空降旅和第3師的一個營控制。首都軍事區司令部負責隆安
陣線,由改組後的第22師的保衛。西貢周圍的南越防禦部隊總計約有60,000人。

4月17日,柬埔寨首都金邊也被紅色高棉(柬埔寨(那時稱高棉)共產黨,Khmer Rouge)佔
領,美國對前盟軍並沒有任何幫助。 1975年4月21日,在激烈的政治壓力下,阮文紹辭
去了總統職務,當時他最親密的國內盟友,已經對他處理戰爭的能力失去信心。阮文紹
在電視上的告別演說中,第一次承認自己下令撤離中央高地和北部省份,導致大崩潰。
他說撤退是下不可避免的行動方案,也堅持說,是負責行動方案的將軍使他失敗了。他
繼續譴責美國,攻擊“我們偉大的盟友……自由世界的領導人……美國沒有遵守諾言”,他
宣稱“這是不人道的。這不是可信賴的。這是不負責任的。”演講後,總統職位立即移交
給了副總統陳文香。

文進勇將軍在本蓋(Ben Cat)的新前線指揮所中,為最後的戰鬥準備了計劃。他有四個
北越軍的軍級單位和一個快速編成的第232戰術群包圍了西貢,共有19個師以及支援的火
砲和裝甲部隊,總數大約有13萬人。他的計劃想避免激烈巷戰,先將外圍的南越部隊拘
束在防禦陣地中,然後以五個攻擊矛頭進入該城市,每個矛頭都有一個具體目標:獨立
宮、南越軍聯合本部、國家警察總部,新山一空軍基地和首都特區軍事總部。對外圍地
區的攻擊始於4月26日,對市中心的主要攻擊於第二天開始。

阮文紹總統辭職後,南越的軍事局勢每況愈下。 26日,北越軍發起全面進攻,從南部和
東南部佔領了邊和和位於隆濱(Long Binh)的龐大後勤基地。三天后,港口城市頭頓
(VũngTàu)遭到攻擊,對西貢西北部的古芝戰線形成很大的壓力。

現在西貢發生了混亂、失控和無政府狀態,西貢雖然實施了戒嚴令,想控制混亂狀態,但
並沒有用。共產黨軍隊的勝利,對南越社會造成了嚴重的震驚,但卻沒有人能採取行動來
制止它。自從攻勢開始以來,南越政府就一直宣傳順化的大屠殺,這個大規模的宣傳手段
,目的是使南越人民能團結一致。但它引起了過度反應,結果癱瘓了捍衛這座城市的任何
做法。

隨著主要攻擊在27日發動,南越國會將總統職位移交給第二天宣誓就職的鄧文民將軍。人
們普遍希望,沒有對共黨軍隊有積極攻擊行動的鄧文民將軍,能和北越軍達成停火協議及
和平談判。不過這樣的希望是不現實的。自從第一次越南戰爭(和法軍對抗)以來,他們的
對手(北越)不管西貢的任何政治變化,北越軍都在戰場上取得上風。他們不會妥協於和平
談判,"勝利"是他們30多年來唯一的奮鬥目標。

鄧文民將軍的就職典禮向南越軍的軍官發出了一個信號,他們“不會和共產主義者妥協”,
並對許多越共特工及共產黨同情者施加酷刑和監禁。軍官們開始收拾行曩,試圖尋找出
路。美國軍文職人員和平民,從4月1日開始從新山一空軍基地撤離。在4月29日晚上10:51
,隨著美國的常風行動開始,美國直升機撤離了受共產黨報復危險的軍事和使館人員,
美國平民和南越公民。

4月28日,北越軍部隊進入城郊區。在距市中心約3英里(4.8公里)的紐波特大橋上,南
越軍士兵與北越軍部隊作戰,試圖控制橋梁,防止被切斷該市與南方的最後一條連接道路
。北越軍若控制橋梁後,可立即進入西貢市中心。當天下午,鄧文民總統結束了他的演
講後,北越軍從南越空軍俘獲的4架A-37轟炸了新山一空軍基地。當邊和的防禦崩潰時,
鄧將軍逃往西貢,他通知政府說,大多數南越軍領導人都將辭職來抵抗北越軍。

儘管南越軍自ˋ動解體的單位增加了,但北越軍反而面臨更激烈的抵抗,甚至有南越軍單位
想做反攻的嘗試。西貢市的郊區和市中心成為戰場,北越軍 / 越共在那裡和疲憊不堪的南
越軍士兵作戰,這些南越軍士兵在西貢市,已經無法撤離。這些士兵在指揮官的遺棄下,
要麼脫下制服,躲藏起來,要麼對敵人發動自殺式攻擊,希望迅速死亡。那些負責佔領關
鍵單位的北越軍,發現自己和紀律嚴明的南越軍部隊交戰,這些南越軍士兵拒絕撤離。也
利用他們逃脫的戰友留下的裝備,並在城市周圍建立防禦線。然而,儘管作出了一切努力
,但一隊零散的南越軍部隊要嘛逃亡,要嘛想在死前盡可能多殺些共產黨士兵,但他們大
多沒有領導者,也被切斷了補給,無法和有大砲和裝甲部隊的支援的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
(北越軍)作戰。

4月30日凌晨4點58分,美國馬丁大使登上一架直升機,從美國西貢大使館出發,這是美
國最後一個疏散航班。在07:53,最後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從美國大使館的屋頂被直升
機接起。在上午10:24。楊文明總統(兩天前接任總統)要求所有南越部隊停止戰鬥。後來,
楊文明總統被護送到一個廣播電台,他在廣播電台宣布他的政府無條件投降。中午時分,
一輛390號北越軍坦克撞破從獨立宮的大門進入。一輛843坦克撞進側門並被卡住,人員
跳出車輛後,爬上台階,高舉革命政府的旗幟。現場的一名西方記者問這名士兵他的名
字,然後那個人回答說:“阮文秋(NguyễnVănThiệu)。”

由美國撤離或自行撤離,並最終以難民身分居留在美國拘的南越人總數為138,869。

在湄公河三角洲,南越軍事力量仍然完好無損,第四軍副總司令黎文興準將,計劃建立
一個“秘密區”,利用三角洲的農業資源來抵抗。黎文興祕密將南越軍士兵和軍官送往湄
公河三角洲的隱秘叢林和軍事基地,準備長期抵抗北越軍 / 越共。這個計畫希望在1975
年的夏天可以讓雙方停火。將湄公河三角洲的部分地區保留為南越國國土。西貢淪陷前
幾週,第四軍戰術區的大多數省會城市,南越軍都很積極的建立防禦陣地預備抵抗攻擊
。但是,越共部隊開始與南越軍部隊交戰後,成功地將第四軍與西貢隔離開來,從而結
束了“秘密區”計劃。當楊文明總統宣布投降時,第四軍開始瓦解。黎文興和第四軍司令
官阮科南(NguyễnKhoa Nam)均不同意投降令。晚上8點,越共單位開始佔領了湄公河
三角洲的一些地區。儘管黎文興和許多南越軍士兵計劃繼續在芹且(Can Tho)和越共部
隊作戰,但許多芹且居民反對繼續抵抗,他們認為越共會開始砲擊,造成該市大量人員
傷亡。黎文興同意撤離芹且的防線。下午8點左右,黎文興告訴剩餘的士兵,他不想像
1972年在安克(AnLộc)經歷的包圍,他後來自殺了,對芹且的防禦也結束了。黎文
興死後不久,第四軍解散。同一天,準將陳文二也在東潭大本營自殺身亡。

1975年5月1日凌晨,阮科南將軍在聽說黎文興將軍在芹且自殺後也在第四軍總部自殺。


結論
到1975年5月3日,北越部隊控制了對整個南越的領土,這是在他們對邦美蜀的攻擊開始
後僅55天。

戰爭結束後,對北越軍的壓倒性勝利,有很多歷史性的檢討和討論。四個主要的論點常
被提起,這些論點都有一定的有效性,但這些論點也有待商榷的地方。

第一個論點是,終止美國直接參與戰爭的《巴黎和平協議》存在嚴重缺陷,因為它允許
北越在協議簽署後,他的部隊仍可維持在南越領土內,注定了停火協議的失敗。

第二個論點是,面對北越違反停火協議,美國政府拒絕採取承諾的軍事行動是失敗的關
鍵。對此主張的擁護者認為,南越本可以通過美國的另一次轟炸行動得以挽救。在1972
年後衛行動 II行動之前,美國政府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之間的衝突,就已經很嚴重了,
而在1975年,如果美軍參與戰役,可能只會激起國會的更大憤慨。

失敗的第三個原因,是美國國會直接地放棄了西貢政府。物資短缺的確很嚴重,並可能
解釋了為什麼阮文紹總統要放棄中央高地的原因,但它並不能解釋南越高級將領多數人
的逃亡。當時在南越現場的歷史學家阿諾德·艾薩克斯(Arnold Isaacs)認為:“削減援助
的心理傷害,幾乎可以肯定比實際傷害要大。即使給予執行所需的全額援助,南越政府
可能也無法讓戰場僵局再持續一年。如果給了之後, 則會在總統選舉年,再次進行令人
費盡心力的辯論。”

迅速戰敗的可能原因之一,是美國的越戰越南化政策。1969年的美軍開始而迅速地撤離
使南越人措手不及。撤軍的進行速度超過了南越人可承受的速度。阮文馨將軍(保大皇帝
時代的越南國家軍隊參謀長)認為,越南化並沒有“為南越軍提供足夠的時間...雖然可以迅
速增加部隊的人數,但在幾年的時間內,要高質量和技術能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七年來,
美國軍方將南越軍隊塑造成自己的翻版,最終形成了一種系統,但這系統承擔美國軍事
技術的全部內容,但南越軍的資產卻很少。"

與減少美國的援助相比,南越軍方自己的問題更大。阮文紹總統擔任三軍總司令是一場災
難。1973年後(美國已經開始削減援助時),他和總參謀部均未在戰略,學說,組織或軍
隊培訓方面進行調整,以彌補當援助進一步削減時。阮文紹總統還剝奪了現地指揮官在決
策中的任何戰略或戰術靈活性,命令直接從總統府發出,而這些決定促成了失敗。除了這
些問題,軍官團內部長期存在著腐敗和無能。春季戰役中的早期失敗,不是由於入伍士兵
缺乏意願或能力而加劇,而是由於軍官的膽怯和士氣低落而加劇。根據艾薩克斯的說法,
“軍隊並沒有在散兵坑中或缺乏補給而崩潰。而是在高級軍官……放棄他時解散的。”

擊敗南越的關鍵是北越軍官兵的能力。積極進取和現代化的北越軍擺脫了先前作戰理論的
束縛。本來在河內製定的保守策略,後來因戰場上的成功而被推翻了保守戰略。戰場指揮
官有靈活性,可以提高作戰節奏,並允許他們在重點目標迅速集中力量。這些戰鬥的成功
是因全軍的戰術協調性,現代化的通信,以及增加的運輸和後勤能力,才能實現的。結果
是北越軍指揮官實現了軍事藝術的最終目標,即快速使用龐大的部隊,但確以很少的人力
就擊敗了敵人。在整個戰役中,北越軍幾乎沒有人員傷亡。文進勇將軍說:“被殺和受傷
的人數和所獲得的巨大勝利相比,比例實在很小,在武器和彈藥方面的支出,也微不足道。

在進攻期間,北越軍擄獲了大量的設備,按1975年美元價值來計算,價值超過50億美元,
其中包括:550輛坦克,1,300門火砲,42,000台卡車,12,000具迫擊砲,近200萬件步兵
武器(包括791,000支M16步槍,63,000支M72步槍和47,000個M79手榴彈發射器,48,000
台無線電設備,130,000噸彈藥,940艘艦船和877架飛機和直升機(包括73架F-5、
113 A-37、36架 A-1、40架 C-119、36架 AC-47、430架 UH -1s和36架 CH-47s)。
Reply

Use magic

You have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Login | 申請加入會員

Points Rules

Archiver|Mobile|Strategy WarMap  

2024-10-10 15:09 GMT+8 , Processed in 0.16460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Quick Reply To Top Return to the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