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戰爭~1971.02 藍山719行動 (Operation Lam Son 71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peration_Lam_Son_719
翻譯者: 陶盛濤
背景
1959年至1970年之間,胡志明小徑已成為北越軍和越共(VC)進行軍事行動的關鍵後勤動
脈,這樣才能推翻美國支持的越南南方政府,並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從北越的西南角
到老撾東南部,再到南越的西部,小徑系統一直是美國空中(轟炸)攔截的目標(從1966年
起)。美軍/南越軍都想盡辦法,想在老撾境內,進行地面軍事行動支援空中攻擊的行動,
想阻止小徑上的人員和補給流動。
自1966年以來,超過63萬名士兵,10萬噸食品,40萬件武器和5萬噸彈藥,通過了穿越
老撾東南部的碎石路、泥土道路、柏油馬路和船的內河運輸系統。這條小徑與鄰近的柬
埔寨的西哈努克步道(Sihanouk Trail)類似。然而,在1970年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被
推翻之後,親美的隆諾政權拒絕共產黨使用西哈努克港的船運運輸。從戰略上講,這是
對北越的巨大打擊,因為北越支持的南部地區的所有軍事物資,有70%通過這個港口。
1970年春季和夏季,美軍/南越軍對柬埔寨區域內的北越/越共後勤系統進行打擊,在柬
埔寨戰役期間,對北越/越共是一次重大的打擊,因為美軍和南越軍部隊,越過了邊界並
攻擊了北越軍 / 越共的基地。
隨著柬北的後勤系統部分被破壞,西貢的美軍總部確定,現在是對老撾進行類似戰役的
時機。美國司令部認為,如果要進行這樣的行動,最好盡快進行,因為南越目前仍有美
國軍隊,可以提供支援(按計劃,一到二年後,最後一支美軍部隊將撤離南越)。這樣的
軍事行動,將在12-18個月後,讓北越軍 / 越共部隊開始感到補給短缺。從而使美軍及
南越在共產黨進攻態勢中得到一到兩年的喘息機會。
在老撾東南部,有越來越多的共產黨軍隊後勤活動跡象,這種活動預示著北越即將進攻。
共產黨軍隊的進攻通常是在老撾旱季時(從10月至3月)進行的,對北越軍的後勤部隊
來說,在旱季快結束時,是運輸的的高峰期。美國的一份情報報告估計,從胡志明小徑
運送的90%的北越軍物資被集中到南越最北部的三個省份,這表明了北越軍正在準備進
攻行動,它正在進行補給的累積。這樣的累積數量,驚動了華盛頓和美國司令部,他們
認為應該進行破壞性攻擊,以破壞共產黨軍隊的未來進攻。
計畫
1970年12月8日,應參謀首長聯席會議的要求,在越南西貢的軍事援助司令部舉行了一
次高度機密的會議,討論了南越軍越境攻擊老撾東南部的可能性。 據美國駐越南總司令
艾布拉姆斯將軍說,進攻的主要推力,來自國家安全顧問亨利·基辛格博士的助手亞歷山
大·黑格上校。駐越美軍司令部對老撾東南部北越軍後勤部隊能力的情報,雖然使他們感
到不安,但他們也不願意讓南越軍獨自對付北越軍。隨後,該會議的結論被轉交給華盛
頓特區的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到12月中旬,總統尼克松(Richard M. Nixon)也對在老
撾採取軍事進攻的行動產生了興趣,並開始努力說服艾布拉姆斯將軍及其內閣成員對老
撾跨界攻擊將產生好的效果。
艾布拉姆斯認為黑格上校對尼克松總統施加了不適當的壓力,但黑格後來寫道,軍方對
此行動缺乏熱情,“面對尼克松和基辛格急促的敦促,五角大廈最終為老撾行動制定了
計劃”。計畫中還討論到此次行動可能帶來的其他好處。小約翰·麥凱恩上將(CINCPAC)
與聯席酋長主席托馬斯·穆爾上將溝通,他認為對胡志明小徑的攻勢,可能會迫使老撾的
總理蘇凡娜·普瑪親王“放棄中立的幌子,進入公開的戰爭。”因為到目前為止,儘管老撾
從技術上講是中立的,但老撾政府已允許中央情報局和美國空軍針對當地的游擊叛亂組
織(老撾的Pathet Lao)進行秘密戰爭,這個叛亂組織得到了北越正規軍的大力支持。
1971年1月7日,駐越美軍司令部被授權開始針對北越軍604和611基地的進攻,進行詳
細的計劃。任務交給了十四軍司令,詹姆斯·薩瑟蘭中將,他只有9天的時間,將計畫提
交給駐越美軍司令部,該行動包括四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南越內部的美國部隊將掌握
邊界道路,並進行轉移行動。接下來,將沿著9號公路向老撾清楓村(Tchepone)(604
基地的已知道路)發動南越軍的裝甲/步兵襲擊。1960年,該村估計有大約1500名居民
。五年後,一半居民因戰爭而逃離;最後,藍山719行動更摧毀了整個村莊,讓它被遺
棄了。一系列地面步兵襲擊將保護主進攻縱隊的北部和南部,這將掩護主要的攻擊行動
。在第三階段中,將在604基地執行搜索和摧毀行動。最後,南越軍部隊將沿9號公路
或通過611基地撤退,或通過A紹河谷(A Shau)退出戰場。計畫希望南越軍部隊能夠留在
老撾,撐到五月初雨季來臨。美國規劃人員曾估計,這樣的進攻行動將需要美國四個師
(60,000名人員)的參與,而西貢只要派出美軍一半規模的部隊即可(即30000人)。
由於南越軍在安全保密措施方面有著惡名昭彰的鬆懈名聲,外加共產黨特工發掘軍事行
動情報的超強能力,所以在這個行動的計畫階段,只進行了幾星期,而且計畫還分割成
美軍和南越軍兩份。在較低級別上,計畫僅被南越軍的第一軍和美軍第14軍的情報和作
戰人員知道,行動將由南越第一軍負責,由少將黃春覽指揮,美軍第14軍由薩瑟蘭將軍
指揮。當駐越美軍司令部和南越聯合總參謀首長向黃春覽將軍做簡報時,第一軍的作戰
參謀還被禁止參加會議,儘管黃將軍已經幫忙編寫了部分的作戰計劃。在這次會議上,
黃將軍的作戰區域限制於9號幹線的兩側,寬度不超過15英里(24公里)的走廊,且其
攻擊深度不會超過清楓村。
南越軍處在高度政治化的指揮結構中,指揮、控制和協調將為成進攻行動的問題。關鍵
政治人物的支持,對於一個將領能否提升或維持他的指揮職位,至關重要。南越軍的海
軍陸戰隊司令黎元康將軍是副總統阮高祺的人馬。雖然,黎將軍的海軍陸戰隊將參與此
次的行動。黃春覽將軍雖也有阮文紹總統的支持。但對陸戰隊來說,黎元康將軍的重要
性高於黃春覽將軍。南越軍空降部隊司令余國棟中將的空降部隊也將參與此行動,但也
有類似狀況。當入侵開始後,兩人都留在西貢,將部隊指揮權委託給參與行動的下級軍
官,命令不是由黃春覽將軍直接下達。這對行動的成功並不是一個好兆頭。
各個單位直到1月17日才知道他們將參與進攻的行動。空降單位(負責作戰)直到2月2日
才收到詳細計劃,此時離戰役開始不到一周,這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許多單位,特別是
空降兵和海軍陸戰隊都是獨立的營或旅,即使駐紮在毗鄰地區,但沒有合作的經驗。美
國第101空降師助理指揮官說:“計劃是匆忙的,而且受安全的限制,計畫分別由越南人
和美國人單獨的、孤立的進行。"
該入侵行動在美國的部分,行動代號為杜威峽谷II。1969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南越西北
部曾進行了的杜威峽谷行動。希望前一次行動的代號,能夠混淆河內對實際目標的判斷。
南越軍部分被冠以藍山(Lam Son) 719的稱號,以傳說中的越南愛國者黎利的出生地藍山
(Lam Son)村為名,梨利在1427年擊敗了入侵的中國軍隊。數字名稱來自1971年,主要
的攻擊軸線,路線9。
這些決定是在最高級別上作出的,計劃已經完成,但是卻沒考慮時間因素。南越即將開
始其最大,最複雜,最重要的軍事行動。計畫因為缺乏準備時間,也缺乏對軍事現實(是
否必要展開此戰役)和南越軍能力是否足以擔此大任的詳細考量。1月29日,尼克松總統
最終批准了這項軍事行動。第二天,杜威峽谷II的行動就開始實施了。
行動
杜威峽谷II
受到1970年12月29日庫珀-邱吉修正案的限制,任何美國計畫的軍事行動,禁止美國地
面部隊和顧問進入老撾。因此,杜威峽谷II號限制美軍只能在越南南部領土內,計畫將
重新開通9號公路,9號公路通往舊的溪生戰鬥基地,而該基地於1968年被美軍廢棄。所
以該基地將重新使用,然後將它當做南越軍入侵行動的後勤中心和空降場。美國戰鬥工
兵的任務是清理9號公路並修復溪生基地,而步兵和機械化部隊則確保沿著這條路的通信
線路。美國砲兵部隊將從邊界(南越一側)支持老撾境內的南越軍行動,而陸軍後勤人員則
幫忙協調南越軍的補給工作。入侵的空中支援將由美國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飛機提
供,美國陸軍航空部隊的任務是為南越軍行動提供完整的直升機支援。
指定用於這些任務的美軍包括:第108火砲群;第45工兵團的兩個營;第101空降師第101
航空群的六個營;第五步兵(機械化)師的第一旅(由兩個機械化,一個騎兵,一個坦克
和一個空中機動步兵營,以及第23步兵師的第11步兵旅的兩個營加強)。
1月30日上午,第5步兵師第1旅的裝甲/工兵在9號公路向西行駛(往老撾邊界),而旅的步
兵則被直接空降到溪生基地。到2月5日,第9號公路已經可安全通行到老撾邊境。同時,第
101空降師開始向A紹(A Shau)河谷佯攻,以吸引北越軍轉移對溪生的注意力(A紹河谷在溪生
南方20公里處,順化西南方20公里處。是胡志明小徑進入越南境內的重要通道)。在戰鬥基
地,惡劣的天氣,障礙物,地雷和未爆炸的彈藥困擾著飛機跑道的修復工作(美國工兵本
預計可在四天內完成)但實際上,卻延遲了一周。作為因應對策,美軍重新建造了一個全
新的飛機跑道,首架飛機於2月15日降落。這期間北越軍的抵抗幾乎不存在,美國的傷亡也
很輕。薩瑟蘭將軍認為,進軍溪生基地是美軍和北越軍的競賽,而美國贏了。
為了維護未來的南越軍行動的安全,艾布拉姆斯將軍對軍隊的活動實行了罕見的新聞限制,
但沒有成功。共產國家和非美國的新聞社發布了有關軍隊集結的報導,甚至在2月4日解除
新聞限制之前,美國的頭版新聞都是有關攻勢的猜測。和柬埔寨行動狀況一樣,這項軍事
行動,未提前通知老撾政府。 老撾的總理蘇拿輔馬(Souvanna Phouma)在老撾(中立國家)
遭到入侵後,才得知其北越軍佔領的地區遭到入侵。
攻擊
1971年初,根據美國情報機構的估計,北越部隊在604基地的兵力為22,000人:其中
7,000名為作戰部隊,10,000名為後勤和支援單位人員,以及5,000名老撾共產黨員,全部
由新成立的第70戰線指揮。關於北越軍對進攻的預期,有不同的看法。艾布拉姆斯將軍認
為,與柬埔寨不同,北越軍會為老撾的基地戰鬥。早在12月11日,他就向麥凱恩海軍上將
報告:
老撾南部部署了強大的步兵,裝甲和火砲編隊...也部署了強大的防空系統...多山、叢林覆蓋
的地形是一個額外的難題。直升機降落區的自然空地很少,而且可能受到嚴密保護。敵人的
大部分作戰部隊都在清楓村附近,北越軍會保衛基地和後勤中心免受任何盟軍的襲擊。
1970年12月發布的一項具有先見之明的CIA研究,回應了艾布拉姆斯的憂慮,並得到1月21
日備忘錄的支持,該備忘錄“在[北越軍]反應的性質、模式和回應強度的預測都非常準確。”
另一方面,駐越美軍司令部情報人員相信,入侵只會受到輕微的抵抗。戰術空襲和準備
好的火砲,將中和該地區的170至200門高射砲,而北越軍裝甲部隊構成的威脅被認為是微
不足道的。 DMZ(停戰線)以北的兩個北越師,設定的增援被假設為14天,希望在這次行動
的轉移行動將讓他們無法分身。不幸的是,當北越增援部隊到達時,他們不是從北部來的,
而是從611基地和南部的A紹河谷出發,那裡有八支有火砲部隊支援的步兵團,都在兩週的
行軍範圍內。
北越軍在1月26日就預期南越軍可能採取某種行動,根據當時截獲的無線電消息的內容為
:“已確定敵人可能會襲擊我們的貨運系統以切斷該系統……準備動員並嚴厲打擊敵人。要
保持警惕。”
由於惡劣的飛行天氣,在入侵發生之前要採取的戰術空襲以壓制已知的防空陣地的行動,
在行動開始前兩天無法進行。在進行了大規模的初步砲擊和11次B-52 轟炸任務後,入侵
於2月8日開始,當時由第3裝甲旅以及第1和第8空降營組成的4,000人的南越軍裝甲/步兵
縱隊,開始延9號公路向西推進。為掩護北翼,南越軍空降兵和遊騎兵部隊被部署到了主
縱隊的北部。第39遊騎兵營被直升機直接機降到,北遊騎兵著陸區(LZ)(16.744°N
106.493°E),而第21遊騎兵營被部署為到南遊騎兵LZ(16.736°N 106.472°E)。這些
前哨據點將充當共產軍隊進入南越軍入侵地區的抵抗點。同時,第二空降營佔領了火力
支援基地(FSB30)(16.696°N 106.486°E),而第三空降旅總部和第三空降營進入了FSB
31(16.715°N 106.426°E)。第1步兵師的部隊將同時襲擊降落區藍、唐、白和棕色。
還有火力基地的霍特爾、丟塔、丟塔1,掩護主要前進縱隊的南部。
南越軍中央縱隊的任務是沿著塞龐河(Se Pone River)河谷前進,塞龐河河谷是一個相對
平坦的地形,散佈著叢林,河的北部地勢較高,南部有多座山。支援直升機立即對北部的
高地射擊,因為這些高地,可以使北越軍用機槍或防空砲向飛機射擊。使前進行動更糟的
是,9號公路的路況不佳,只有履帶車輛和吉普車才能向西行駛。必須使用航空器才能補
給。直升機部隊隨後成為後勤保障的基本方式,由於雲層低和持續不斷的防空火力,這使
得航空作業變得越來越危險。
裝甲特遣部隊將保衛9號公路的安全,一直到班東(Ban Dong)(在美國被稱為A羅(A Luoi))
,此地點在老撾境內20公里處,到清楓村大約一半。到2月11日,A羅已成為該行動的中央
火力基地和指揮中心。該計劃本要求迅速採取地面行動以打擊主要目標,但南越部隊卻在
等待來自黃春覽將軍的命令時停在了A羅。兩天后,艾布拉姆斯將軍和薩瑟蘭將軍飛向了
黃春覽將軍的前線指揮所(在東河)要求加快進度。在將軍們的會議上,決定將南越軍第1師
的前哨基地線向9號公路以南擴展,以掩護預計的前進距離。這將需要另外五天時間。
鏡頭轉回到華盛頓,國防部長梅爾文·萊爾德(Melvin Laird)和聯合首領試圖駁斥記者的說
法,記者質疑南越軍的進展停滯不前。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萊爾德聲稱在A羅的停頓只是
“暫停”,這樣南越軍指揮官才有機會“觀察和評估敵人的動向……行動正在按計劃進行。”
回應
北越軍的反擊
北越軍對入侵的反應是漸進式的。河內的注意力被美國海軍特遣隊在北越海岸進行的另一
個轉移演習吸引了。這支特遣隊在榮(Vinh)市20公里處,進行兩棲登陸演習。不過河內對
榮市可能被入侵的關注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北越軍的B-70軍在入侵地區(老撾)指揮了
3個師,第304、308和320師。另外第2師也從南部上移至清楓地區,然後開始向東移動
以應對南越軍的威脅。到3月初,河內已在該地區集結了36,000名士兵,人數比南越軍隊
多達了2:1。
Guest, 隐藏内容,只显示给VIP或推廣会员阅读. 歡迎升級. Upgrad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