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class="xi1 bm bm_c"> Please select To the mobile version | Continue to access the desktop computer version

Strategy War Map

 Forgot password?
 申請加入會員
戰略
Search
View: 18642|Reply: 0

漫談戰略~戰略研究的book barrier 書本障礙

[Copy link]

148

Threads

189

Posts

193

Credits

Administrator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Post time 2018-10-3 20:56:22 | Show all posts |Read mode
戰略知識類別分類:  總論


    我自己研究戰略20多年,一直有一個疑惑,「知識」對一個將軍的幫助到底是甚麼?雖然我們「通常」「直覺」性的認為,一個具有豐富知識的將軍,當然比知識淺薄的將軍好,但實際的道理是甚麼?     中國戰國時代的趙括,是一個很好的反例,趙括因為「紙上談兵」這句成語在歷史上留下惡名,可是有能力能「紙上談兵」、能「辯倒多數人」不代表知識淵博嗎? 但這個「知識淵博」卻不能打勝仗。這是多麼令人傷心的事情呀!
    這樣說來,軍事戰略領域的軍官、將軍、乃是學者,用功念書又有甚麼用處呢? 選個將軍也不用選擇能言善道、知識豐富的人,擲骰子決定吧,可以這樣好像也說不過去。
    這並非中國的特例,古希臘時代,雅典的將軍是由公民選舉出來的。在一次競選中,被選舉成為將軍的人,不是那些久經沙場、有赫赫戰功的勇士,反而是一位的成功商人。有一位落選者實在想不通,雅典公民怎麼會讓一個毫無軍事經驗的商人擔任「將軍」,於是他就向蘇格拉底訴苦。蘇格拉底在沉思之後,有幾分同情又略帶遺憾地回答說:「一個在事業上成功的人,也許最具有贏得戰爭的領導素質。」雖然這個故事的詳細細節,因為文獻記錄太少,我們無法細究。但只看結果,我們可以猜測,當時的雅典人應該認為,一個可能贏得勝利的將軍,所靠的不是他在軍事上累積的知識或經驗,可以是其他領域的知識或經驗。
    到了現代,雖然這麼荒謬的事情不再發生。承平時期的軍人晉升,基本上會依據他所擁有知識、經驗還有功勞、才能,乃至他的資歷輩分,來晉升。可是以上的歷史事例,多少還是將「軍事知識有用論」的合理性留下一點缺憾。
    我並不是鼓吹軍事知識無用論,但這個疑惑一直留在我心中,雖然我閱讀過不少書籍,但卻沒能找到答案,心中總覺得怪怪的,然而哪裡不對,我也想不出明確的答案?
    直到幾天前,我才總算想清楚,在軍事或戰略領域,「知識」和「實際應用」之間,有一個巨大的鴻溝。我以前一直以為「戰略」是在學習方法--克敵制勝的「方法」。20年後,我才想清楚,戰略領域學習「歷史上的方法」,並不難。或是「理解」這個歷史方法「並不困難」。但真正的難處是,戰略需要「猜測未來的敵人動作」,並給予打擊,破壞敵人動作的效果,讓自己累積優勢。但戰略或戰史書籍,沒告訴你的是,閱讀的人需要先「辨別」並「理解」現實環境和「書本知識」的差異。也就是說閱讀書籍想尋求「歷史方法」靈感的「將軍們」,第一道障礙,反而是需要先跨過「書本障礙」。你所閱讀(或學習)的軍事和戰史上的「知識」,雖然可能帶給你「知識」和「自信」,但也可能給你帶來的「過於自信」的陷阱。尤其軍人的特質上,又講究「勇敢」、及「不怕死」的精神,兩相交互在一起,很容易造成「莽夫」。歷史上,不細細思考現實環境差異,就直接想套用某些「原則」,以為這樣就可以贏得勝利,反而一敗塗地的「莽將」,並不少見。
    一本書能揭露指揮官當時決策的全般資訊並不多。如果想要加以量化的話,1%我想也不到。以1991年沙漠風暴的行動為例,我們即使現在看史瓦茲科夫將軍的自傳、甚至多看很多這場戰爭的書籍,但我們從書本上吸收到的資訊量,遠遠少於史瓦茲柯夫將軍當時身處現場所吸收的資訊量。也就是說,我們無法只利用書籍,就能完全明白當時決策者做成決定的環境資訊。我認為我們只能學習到當時的決策者做此決策合理的推理或邏輯判斷,作者或許會介紹與此決策有關的環境狀況,但如果和決定相衝突或者不相干的資訊,基本上不會表露在書籍中(因為寫不完)。但是一個實際的決策者,必然被合乎決策邏輯的資訊、不相干的資訊,甚至和決策邏輯相衝突的大量資訊所包圍,書本上的決策環境和實務上的決策環境天差地遠。再者,書本上歷史的決策環境狀態和你所處「未來」的環境一定是不同的,一個歷史案例所學習到的知識或經驗,通常在你的未來決策狀態時不會相同,所以你不容易直接應用一種書本所學來的方法,就讓你輕鬆取勝。


    古往今來,人類之間爭鬥產生的戰役,成千上萬場,就算你所學再多,還是要謹記每個案例都是不同的。中國戰國時代,趙括「乘勝追擊」反而「一敗塗地」的例子,我想就是一個顯例。就算你的腦中記得再多的案例,但是你無論如何都要記得一點,你從書中所學的知識,書中所揭露的資訊量,和你面對現實環境的資訊量,是遠遠不夠的,雖然書中可能傳達了些知識給你,但是只要現實環境中的狀況有些微的不同,若你沒能細細的分辨,敵人就可能因此讓你誤入圈套。
    一般人對書,都有習以為常的、先入為主的觀念,它在「教」你,你要學以致「用」。如果你今天念的是國小、國中、高中的語言、理化、數學教科書,則書所教的「方法」,它應用在實際環境的實用性很高。但如果是大學等級的社會科學教科書,實用性則差一點。不過一般人不會細細思考這一點、理解這一點。即使不知道這一點,對日常生活上的決定也沒甚麼大礙。可是在戰略領域,後果就完全不同。想想看,國家打敗仗,是何等嚴重的事情。
    很多人認為「戰略」是方法之學,是一種講究「實用」的學問,反而因此讓這個問題更嚴重,因為戰略看似在教你「方法」,所以你會更想「實用」它。但一個歷史戰役的戰略教訓,「充其量」只能累積你的素養,這個方法能不能應用,還要看你的實際環境的狀態和那個戰役之間有多少的相似度。
    書雖然是傳遞「知識」的主要媒介,但可惜的是「書」的篇幅通常不大,啟蒙時代想創造一種軍事上克敵制勝的「理論」,看起來更是一種夢想。想將一種方法,所可能面臨的各種情境、各種細微變化全部交代清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自然科學或理工科的應用科學,在陳述問題時,都很強調boundary condition(邊界條件),不過在戰略學上,這點雖然更重要,但是讀者卻不會想到這個問題。作者也很難將一個戰略議題的邊界條件定義清楚(就算想寫,篇幅大到也寫不完),更遑論讀者會跳脫作者鋪陳的思維去考慮這一點。
    十八世紀的啟蒙時代,是軍事知識勃發的年代,歸功約米尼、克勞塞維茨寫了幾本軍事學經典的成就,讓我們這些後代的讀者莫不捧之為圭臬。孰不知,他們希望創建軍事理論的心願,卻讓我們這些後輩,越學越模糊,腦袋更不清。(克勞塞維茨雖然認為創建一種無所不包的克敵制勝的理論方法並不可能,可是他的書的很大部分,還是在說明當時的軍事方法,這代表他也沒有想清楚,軍事領域的「知識」能給軍人帶來怎樣的「效果」,他還是在教「當時」的軍事方法,「希望」讀者能學以致用。)
   今天假設你學習約米尼的戰爭藝術,你應當知道,戰爭藝術這本書崇尚「數量」的原則。但這個「數量」的方法,是否能在你當代的環境,你自己所面臨的決策環境,能「有效」的應對你的戰略問題,是需要你自己慎思明辨的,書本很難教的來。假設你今天領導的是一場土著戰爭(雙方都拿著刀來戰鬥),那麼「數量」因素或許是你決勝的關鍵。但今天若你領導1991年的伊拉克軍隊,對上當時有空優、情報優勢…各種優勢,唯獨就是沒有數量優勢的美軍,你的決策狀況又完全不同。「數量優勢」對你可能是一毛不值。但如果你領導1965年的北越軍隊,對上1965年有軍事科技優勢的美軍,你所考量的或許不是以「數量優勢」來取「勝」,而是以「數量犧牲」來換取敵人「失去耐性」,這個時候「數量」又是一種截然不同的考量。
    光一個「數量」的因素就可以有多種取向的考量,端賴你自己慎思明辨你的環境,及所面臨的戰略議題。有很多人說,戰略是一門藝術。今天我要修正這句話,「戰略應用」是一門藝術,「戰略學習」所得來的知識,不可以、也不能將它簡單套用在「戰略應用」上,至於戰略學習算不算是科學,我想讓讀者自己解讀吧。
    理解這個「書本障礙」(book barrier),可能是所有軍事領域的研究者,所要認清的前提之一。直到寫這篇文章,我才想起來,我曾經讀過鈕先鐘老師書中的一句話,它的意思大概是這樣的「戰略的學習並不困難,但是它的應用卻是千變萬化」,這句話我已經記不清楚出處,我想應該也不是紐老師自己的話,應該是引述某人的話而來,可惜這段話,並沒有更多的解釋。如果你個人學習戰略的心得是,戰略實在太過虛無飄渺,我想你重新認識這個「book barrier」應該會有些幫助吧。
    我認為一個將軍學習歷史知識,主要有兩個作用。第一是,這些歷史知識,有可能在你做決策時(和敵人對決時),可能用的上。第二是,當你接受到一些荒唐命令時,可以用適當的歷史案例當理由,來辯駁它。例如: 史瓦茲柯夫將軍的自傳,在P557頁描述史瓦茲柯夫將軍反對國防部長錢尼,大膽進攻伊拉克西部的計畫。他就以二戰中的花園市場作戰(尼米根之役)為例,反對錢尼的「西方遠足」計畫,說明這樣的計畫野心過大、不容易運補等等缺失。
    在這樣的自傳中,一個決策者能吸收多少「有用」的經驗?誰也不知道。因為你未來會處於何種決策環境,連你自己都不清楚。這種知識只能累績,但是你卻不知道有多少部分,在你的未來可以實用。舉例來說,史瓦茲柯夫將軍的自傳中說明了很多美國文化與阿拉伯文化的衝突,對一個讀者來說,這樣的知識或經驗,對你未來的決策會不會有實質的幫助,誰也不知道,因此,戰略研究中,我們只好用一個很虛幻的名詞「戰略素養」,來表達一個將軍的學識程度。但是一個戰略素養高的將軍一定打勝仗嗎?坦白說,也沒有人知道。我們只能合理的期待,這樣可以增加打勝仗的機率。
                                                                                                      2018.09.28 陶盛濤 於中壢




-----------------------------------------------------------------------------------------

2022 補充
2018年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初稿,歷經了四年的反覆思索,我想補充下面的內容,將知識、資訊、決策做一個完整說明,或許可讓
讀者,更加了解這個議題。

切格瓦拉(Che Guevara)在論游擊戰(Guerrilla Warfare)中,有一段關於戰略定義的說明,我個人認為這是對"戰略"最貼切的說明。
"戰略"被理解為根據整體的軍事形勢,對要實現的目標所做的分析,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總的方法。(註:切格拉瓦應該是引自克勞
賽維茨的戰爭論)我認為更白話一點來說,就是一個領導人在衝突環境下,與敵人相抗爭的"決策"行為。所以戰略研究,最重要的
研究事項,就是研究對抗環境下的決策行為。

雖然我套用理性決策的模式,說明決策行為的細節,但對很多歷史上的決策者來說,他們的決策過程,不見得會那麼理性的做
決策行為,我相信,很多狀況下,他們可能靠直覺做決策。(有關理性決策模式,請參看"有好的戰略知識也不一定打勝仗"一文。)

雖然個人認為,理性決策模式,比較可能會產出好的結果。但不管如何,無論決策者採用哪種決策方法,一個國家的行為,必定會
經過高層決策者的決策,才會產生。能否經過行動成功的達成一個目標,決策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如果套用孔令晟老師的講法,
以一個大的國家組織來說,國家的行為,要經過高層領導者的決策,中間層級的幕僚做成計畫,執行層面的部門(或人員)去執行,這
樣才能完成一個軍事(或國家層次)行動,經過行動才可能達到目標。

由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理解,決策是達成目標中間的一個過程環節,當然它很重要,但是我卻無法將它佔"成功達成目標"的比重
量化出來,而且我認為它還是一個會變化的比值,根據著環境狀況、不同的目標、不同的資源而變化。人類想先量化它,根本是不
可能的任務。

按照理性決策模式,我們可概分為七個步驟。
 (一)識別問題
 (二)確定決策目標
 (三)擬定備選方案
   (四)分析評價備選方案
   (五)選擇滿意方案
   (六)選擇、實施戰略
   (七)監督與反饋

我們先解釋甚麼是資訊。資訊的學術定義目前無統一的說法,因為它是一個無法精確定義的概念。我們只採取我們方便說明的講法
,讓讀者理解我們的意思。簡單說來,對決策者而言,資訊是人類從感覺器官獲得的或由自己的大腦所聯想的,可以減少環境(事件)
不確定性的內容。人類在決策的七個步驟中,資訊就好像土壤之於地球一樣,沒有土壤就沒有地球,沒有資訊,就沒有人類決策這件
事,人類如果沒有決策,基本上就不會有所謂的行為。

所謂的知識,其實只是一種經由學習行為而來的比較狹隘的資訊。所謂的知識產生力量,意思是這類型的資訊,對你而言,含有比
較高的確信,也就是說,你知道在某種狀況下,你會比較有信心的做某些事情,而這個行為可以增加你自己或他人的福祉。(所謂的
福祉,就是讓你或他人比較舒服地,生存於這個世界中)在決策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吸收資訊、研判資訊,建立你自己對決策問
題的"資訊網"。"資訊網"只是一個概念,真實世界中,或許它類似漁網,這個網子,包覆整個問題的範圍。網目的大小,有點類似你
取得資訊的密集程度。但這樣的比喻說明,可能還不算是很恰當。因為如果我們這樣比喻,很自然地會有人想問,對一個問題我們
要吸收多少資訊(也就是網子多大、多密),算是恰當? 但可惜,應該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克勞塞維茨有一個名詞"情報障礙",就在講述這樣的概念,在敵我對抗的環境中,決策者收到的可供決策的訊息,是少的、是缺乏
的。而這就是一個指揮官要去克服的先天難題。

第二個和決策與資訊有關的議題是,資訊誤解(misperception)。白話一點說,人類是透過一個可能有色的眼鏡,接收資訊。所收
到腦中的資訊都有可能被這個有色眼鏡汙染。人吸收到的資訊如果不符合您既有的認知,很有可能會被你曲解成符合你原先的概念
(白話一點說,就是先入為主),如果中間的差異太大,甚至可能被你忽視這個資訊。人的心理機制,資訊誤解是一種保護機制,因
為如果新來資訊和你的既有認知不同,你會產生焦慮(anxiety),而焦慮對你的心理狀態而言,不是一個舒服狀態。人類會設法紓解
這個焦慮。

回到上文來說,趙括的紙上談兵,代表他的軍事知識可能比對手豐富,他腦中的資訊網,在軍事知識的那一塊可能比別人密實,但是
在現實戰場的環境理解上,他的資訊網或許太空洞,做不出好決策。趙括會中埋伏,可能是他誤解資訊,造成的判斷錯誤、決策錯誤。
再談回來蘇格拉底的雅典將軍問題,一個久經戰場的老手,當然在腦中既有的軍事知識資訊網中,可能比新手好。但對現實戰場環境
的理解,就一定比較好嗎? 這就很難說了。更何況,決策步驟中還有一個擬定備選方案(也就是想出方法)的步驟,這個部分要怎麼確定
某個人一定做的比較好? 這同樣是個未知數。而且可能是一個永久困擾人類的問題,在一個人還沒實際當上將軍之前,有甚麼方法可以
事先先確定,他是一個會打勝仗的好將軍。六千年來的戰爭史告訴我們,沒有人可以確定這一點。即使納粹德國在1939~41年橫掃歐洲
,但是在1945年,希特勒一樣弄到政權滅亡、自己自殺。所以對一個戰場新手和戰場老手來說,知識、經驗都不是成功的必然保證。
我認為這就是雅典公民不以軍事功績,拔擢領兵將軍的理由。其實放到現代來看,目前我們也沒辦法發展出一套確定的方法,挑選一個
會打勝仗的將軍。或許這件事情,根本超出人類的能力。
Reply

Use magic

You have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Login | 申請加入會員

Points Rules

Archiver|Mobile|Strategy WarMap  

2024-4-18 16:21 GMT+8 , Processed in 0.0331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Quick Reply To Top Return to the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