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class="xi1 bm bm_c"> Please select To the mobile version | Continue to access the desktop computer version

Strategy War Map

 Forgot password?
 申請加入會員
戰略
Search
View: 5159|Reply: 0

漫談戰略~戰略知識?戰略素養?

[Copy link]

148

Threads

189

Posts

193

Credits

Administrator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Post time 2020-10-3 08:00:02 | Show all posts |Read mode
作者: 陶盛濤

戰略領域的知識(資訊)太過龐雜

           20年前我念研究所時,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同學來自各領域(語言、理工、哲學、政治、外交),一則招
     收的學生並沒有學系限制。二則是老師們也很強調戰略是通才(雜學)之學,基礎是哪一個領域並不重要。我自
     己的論文指導教授-孔令晟,雖是一個將軍,但在從軍之前, 卻是北京大學化學系的高材生,當時他的師長無
     不希望他能出國去深造,往學術領域發展,但對日戰爭的爆發,使他毅然決然地從軍報國。另一位老師,鈕先
     鍾老師,為南京大學理工科出身,因為翻譯戰略、戰史書籍非常多,所以無師自通的踏入戰略領域。研究所的
     學程一半在國際關係(政治學門的一個領域),另一個領域的戰略學門,當時研究所因為師資的關係只有孔令晟
     老師的大戰略通論、鈕先鍾老師的戰略思想史,李子弋老師的孫子兵法比較和戰略相關。雖說研究所的課程,
     老師教的課不是重點。但在選擇碩士論文題目時,猛然的回想多年來所念的書,兩年來在研究所的學習,一下
     子想將戰略兩個字說清楚,還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做一篇邏輯嚴謹的學術論文,只是想將我的感想寫下來,或許可以對青年軍官
     或民間有興趣的人士,提供我個人的意見,若讀者覺得有理,可參考更多我的說明,建立自己的戰略的背景
     知識。若覺得我在胡說八道,那就請上一頁。我認為戰略議題所牽涉內容,太過複雜,每個人都只看到或想
     到一小部分。加上主觀見解每個人都不同,容易變成瞎子摸象外加各說各話,我也不敢說我說的話就是真理
    ,可以放諸四海一統標準。後面還有一篇說明人類理性思維的過程,或許對這個現象有我個人的解答。我先
     用條列的方式,將我對"戰略"是甚麼的個人意見寫下。
     一、 目前書籍和學術論文的討論,多半以李達哈特的定義,來說明戰略的意思。李達哈特將它定義為
         "戰略為分配和使用軍事工具,以來達到政策目標的藝術。"
     二、 我自己看的眾多戰史書籍或古典的戰略經典書籍,戰略比較多在描述"戰場上指揮軍隊應付對方行動的方案",
        也就是和國軍辭典中定義的野戰戰略相似
     三、 我自己認為: 戰略是軍事領域戰略層級指揮官的決策思維後(Decision-Making),想出的對付敵人的方法 。
         雖然我將"戰略"的重點放在軍事領域戰略層級(師的層級以上),可是對指揮官的思維邏輯來說,小從個人
         打鬥,大到國家領導人在敵意環境中的應對方法,雖然所需的知識範圍不同,但其實從決策的邏輯和程序來
         說,我認為差異其實不大。

戰略文獻的閱讀前提
   
       這邊必須談論了戰略學科的一些書籍和念這些書籍的前提,我主要想告訴讀者,其實戰略的"書"
和"文章",和其他學科的教科書有很大的不同,你的現實環境問題,通常不會只"套用"書中的某些方法就可解
決,書或文章的案例,不管多新,只要它被寫下來',"它"就算落伍了。即使它沒有"時代落伍"的問題,"它"的
環境(地理位置、國家狀況、武器狀況...)必定和你的現實環境不一樣。就算是你的運氣很好,你找到非常相似
的案例,但最少都會有指揮官換人的差異。1956年的以色列入侵西奈,有個重要的位置是阿布阿格拉,1967年
6日戰爭,以色列在這個位置,又打了一次。有些文獻將兩次戰役簡單地化約成,1967年的以色列"記取"1956年
的教訓,所以取勝。但實際的狀況,絕對沒這麼簡單。但可惜的是,沒有文獻會去詳細比較差異,因為那是寫
書的"基本預設",而且"書"還有自動尋找"規律"的傾向。就算真的有文獻想呈現差異,你也大概會覺得資料多到
念不下去,或者寫這個東西的人是"智障"。我只能說,真實環境和書中的世界所呈現的資訊量,是完全不同的
兩回事。念戰爭史,必須先有這樣的觀念,不管書中的情境多麼類似你的現實環境,讀者一定要細細思考你考
慮的行動方案,是否能符合現實狀態,而不是僅憑書中的描述,就讓你有成功的"自信"。

    個人認為,一般的讀者不太容易弄清楚【知識】所代表的精確含意,很不幸的,如果不做進一步學術層面的
探究,幫助讀者理解這個前提,念戰略領域的相關書籍時,往往容易掉入陷阱,縱使沒有掉入陷阱,也容易覺
得看這本書說的好像有道理,可是看另一個作者講同件事情,但觀點結論卻可以完全不同,實在讓人無所依循。

    首先我們先探討何謂【知識】。根據維基百科,"【知識】是對某個主題確信的認識,並且這些認識擁有潛
在的能力為特定目的而使用。"從這個說法我們開展所謂的戰略"知識"的分析。在戰略領域中,如果和設定目標
、如何計劃的"知識"(也就是所謂的行動方案的知識),說它是"知識",其實是對它"過度期待"。原因出在所謂的
"確信"這個字詞上,如果你閱讀夠多的戰略書籍,你或許得到一個概念,"人數"對戰爭勝負的影響,並非如約
米尼所認為的有那麼大的影響性。但是說沒影響也不對,而是它還有很多前提,某些前提下可能是對的(在拿
破崙戰爭中,可能符合約米尼的說法,"人數"對戰爭勝負有重要的影響),但在某些前提下,"人數"對戰爭勝負
幾乎沒影響(例如: 清朝鴉片戰爭中的八里橋之戰或波斯灣的沙漠風暴)。我自己的體會是,戰略領域中,任何
"戰略知識"都很難達到"確信"的這個條件,因為從歷史的資料來看,任何戰爭勝負的影響因素都可以找的到反
面例證。即使連"科技進步性"這個條件,或許是影響戰爭勝負機率最高的因素,但是在越戰中,美軍也沒有靠
它獲勝。

       在戰爭研究的領域中,可以讓人有"確信"的知識,我認為都是針對"戰爭本身的現象"做出的結論。例如克勞
塞維茨的名言"戰爭是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政治是不流
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做戰爭研究,首先須把"戰爭知識"分成兩個部分,"戰爭本身現象"或許比較具有
原理性,能適用期間比較長,適用比較多的戰爭。但"戰爭本身現象"的理則,卻對戰爭的決策者(擬定行動計劃的
決策者、策畫者)用不上,這些理則很難讓你形成"行動計劃"思考的指引。讀者閱讀戰爭書籍,除了想了解戰爭
外,從實用的觀點,"找出未來戰爭的應對方法"才是你努力念書的最大價值。但很可惜,"戰略知識"中,任何手
段、方法的知識【為特定目的而使用】的價值,都含有很高的不確定性。而且糟糕的是,利用模擬、辯論都沒辦
法事先確定其有效性,這件事唯有歷史能提供解答。戰爭中,某種方法的實用性,和理學學科、科學學科存在很
大的差異性,而且還很難預測,容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從決策的角度來說,在戰略領域中,不管你念了哪種文獻,只要它的牽涉範圍,涉及了戰略層次(或更高的政
治層次),這些文獻幫你建立針對行動目的、方法的知識,從強度來說,都只能是"背景知識",而不應該你自信心
的"依據",或許這些背景知識能補充你對整體問題的了解,"刺激"你去"聯想"某個行動方案,但無論如何,你閱
讀的資料(吸收的資訊)都只是促發你思考的"線索"。主要是因為現實環境必定和書中所描述的狀況,有很大的不
同。書本上某個歷史事件的隱含性的勝利基礎,可能已經和你的當時環境不同(當然也可能相同,但這還是要由
決策者自己細細地去思考)。純粹的模仿書的某一種套路,並不一定能保證你的成功。

       1991年的波灣戰爭,勝利的過程可以簡單地歸納如下(我自己的歸納): 美軍擁有空優,利用空優讓伊拉克
部隊接近失去補給,讓伊拉克部隊近乎全盲,失去情報能力。利用左鉤拳,從沙漠位置(敵方兵力薄弱處)重擊
伊拉克軍隊的後撤路線(補給路線),逼使伊拉克不得不撤退(或至少轉變防禦方向),利用敵方撤退的混亂狀況,
還有先進武器的超遠射程,殲滅敵軍的主力。雖然二次大戰後,空優已經顯然是戰爭致勝的重要因素,但100
年後的2119年,還是如此嗎? 假設對空飛彈非常的普及,演變成大部分的士兵都會攜帶。或許勝利方程式的前
提就已經變了。我並不是要預測100年後的狀況,只想告訴各位,現在大家都認為"對"的前提,在未來並不一
定是"對"的,說不定連前提性的"重要性"都已經變化。

       這樣推論下來,我好像在主張"書籍無用論"。但實際上,我主張的是,雖然戰略領域的書籍,和其他領
域書籍的"功效上",有很大的差異。面對實際問題時,戰略學科書籍對比自然科學類的書籍,所面臨的再現
性,利用書中"套路"(解決問題的方法)得到成功的機率也大不相同。但若沒有利用閱讀書籍來幫助建立這些
背景知識,你更容易偏離實際狀況,或者你想出的行動方案,更容易偏離實際。若你不閱讀累積這些"背景
知識",你將只能憑身體力行去累積這些經驗,你付出的代價或至少是時間成本,是高昂的。(閱讀書籍的成
本相對是低廉的,所以書是知識傳播的主要媒介,人類才能因此累積經驗)

       你完全不念書,或者完全不了解歷史,你設想對付敵人的解決方案,更容易偏離實際狀況,成功機
會越低。甚麼意思呢? 下面是我自己從戰史書籍閱讀,歸納出對近代戰爭的一些觀點。
         拿破崙時代 - 利用部隊運動爭取局部優勢,使軍隊有效率的殺傷敵人,讓敵人士氣崩潰,贏得會戰,
                             全面潰逃。
         第一次大戰 - 利用戰車,讓敵方士兵"打不死"已方,敵方陣地又逐一被消滅,造成敵方士氣崩潰。
         第二次大戰 - 利用裝甲武力實施機動戰,利用裝甲武力突破對方防線上的弱點,威脅對方的戰略要點
                             (通常為補給要點),為了維持防線完整性,或為了維持部隊的補給,對方通常會撤退,利
                             用撤退造成敵方士氣崩潰,全面潰逃。
         1960年代後 - 武器上追求更高的聰明性、射程更遠,軍隊追求更遠的觀測距離,能在敵人打不到你的
                              距離,你就可殺傷敵方,爭取空優變成第一要務,陸空聯合作戰,有效率的消滅敵方的
                              坦克部隊,飛彈(對坦克、對飛機、對船艦)更加成熟。利用裝甲武力突破對方防線上的
                              弱點,威脅或控制對方的戰略要點(通常為補給要點),為了維持防線完整性,對方通常
                             會撤退,利用撤退造成士氣崩潰,全面潰逃。

       今天假設有個戰場上的A將軍,擬了一個行動方案,他打算以大量的步兵(我方100人vs 敵方 50人,我方八支
機關槍,對方四支機關槍),根據第一次大戰的經驗,我們知道敵方的機關槍可以抵銷你的人數優勢,人數及火
力 2:1 對固定陣地的防禦者,或許還不夠。可惜的是,A將軍不重視戰史,對一次大戰的背景知識不足,他直覺的
認為,兩倍的的步槍兵勇敢衝鋒,就可拿下敵人陣地。對比一個有一次大戰背景知識的B將軍,他可能會設法從外
單位調來了兩台戰車,因為他知道戰車的攻擊力完全不是步兵可以比的。當然影響一場戰役的勝負因素很多,前面
的A將軍也不一定就保證失敗,但對我們來說,可以"合理"的推測,後者B將軍的方案,成功機率比前者高。有沒有
背景知識的差異就在於此,有背景知識的B將軍擬定行動方案時,對結果的預測或許有多一些的歷史經驗可參考。
但可惜的是,實際的戰場上,有太多"不確定性的或然率"可作用的地方,不管前者A將軍或後者B將軍,我們只能"猜測"
他們成功的機率是多少,但是實際上,我們無法"確定"B將軍一定勝利,而A將軍一定失敗。在戰爭中,有太多的"機
會"因素,讓你很難預測真正的結果。

       當然我們也不希望遇到讀死書的B將軍,雖然B將軍有比較充足的知識,但他不知道戰略性的問題,其變化性
超越別的學科,只靠閱讀就帶給他無比的信心,例如戰國時代的趙括就是有名的案例。戰場上的變化多端,敵人還
可能利用某些故意洩漏的徵象,讓你上當。戰場上,小心考量,勇敢去做。或許是理論上比較好的心態。

       2019年07月,本月份從報紙上得知,美國跳過了阿富汗政府,獨自和塔里班政權談和平的事宜。我又想回了越
戰、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這三場戰爭中,越戰確定是美國失敗的,伊拉克戰爭美國先打敗
海珊政權,再打敗IS(伊斯蘭國)政權。阿富汗戰爭,在2001年入侵時,美國確實打敗了塔里班政權的正規軍力抵抗,
但是其後的游擊武裝抵抗,美國的超強先進軍力卻不是那麼有效。我這邊不是要比較這些戰爭的相同點相異點,但是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同意,現代戰爭武器的進步性"基本上"左右了戰爭的勝負,可是以越戰、阿富汗戰爭來說,武器的
進步性也不是保證戰爭勝利與否的絕對因素,當然中間的成因很複雜,也值得做一篇文章來分析。在這邊我只是要說
,對越戰、2001的阿富汗戰爭、2003的伊拉克戰爭,它的戰爭型態使得武器進步性的重要性下降(不是說不重要,但
已經不是絕對的),伊拉克戰爭,海珊躲藏的不夠好,被美國抓到,但他如果能逃過美國的搜捕,結果可能大不同。所
以只能說每一場戰爭都有它的獨特性,有時會"獨特"到"前提改變"。因為戰爭的變化性太大,書本的知識就算下了某些
結論,但那個也只不過是作者自己的解釋,所以當你要引用為參考例證時,千萬要仔細的思量,這些結論在你的戰爭,
是否同樣可用。   



背景知識(協助你理解戰略問題) V.S. 指導性知識

      前面有篇文章介紹經典的戰略書籍,雖然可以迅速增加你對軍事戰略議題的理解。但我認為,中間卻有一個大
陷阱,20年來,我總覺得有甚麼不對勁,但總是模糊不清的糾纏在腦中,說不上來。撰寫這篇文章時,我才慢慢
地想清楚,這些書籍仍有很大的篇幅,想要說明可指引指揮官的"實用方法",但不幸的,任何戰略層次的"實用方
法"指引,都容易陷入"教條"式說明的陷阱。原因正如,薄富爾書中所說,戰略是一種辯證思唯,有指引的說明,你
的對手就一定會想方法,使你的指引無效。第二個原因是,這些指引通常太過虛無飄渺,太過於理論性,因此很難
藉由這些指引,在現實環境中一步一步導出你的行動方案。通常的事實是,你已經有一些基本概念(如集中、間接
路線、兵(軍)種聯合作戰),再配合著現實狀況,去思考你的行動方案,當你想出應對的實際方法後,可能回過頭
來去核對,行動方案是否符合這些理論的某些要點。不過不幸的是,但就算你的行動計劃符合某些要點,但也沒
辦法保證你的成功,中間總有冒險機率的部分,而且這個成功機率不見得和符合要點多寡,呈線性關係,所以指
揮官的直覺,很多時候會變成戰場上的致勝關鍵。第三個原因,則是科技的時代進展,容易讓舊時代的思維邏輯
(舊時代的教條)失效。



       為什麼戰略書籍的"指引",容易讓人誤入歧途。因為大家對"書",這個知識傳遞的媒介,有根深蒂固的觀念。
書如果不"教"些甚麼,我若不能從書,得到些"實用的知識",這些"實用的知識"是我在行為時(行動時)可以用的,
如果沒有這樣的期望,讀者何必去念書呢? 可惜的是,戰略層次的問題,通常複雜到(或變化到)"這樣的知識"很難
直接讓你用在"實際的行動"上。這樣的前提,我想約米尼及其後的軍事作家,應該也沒人參透。雖然社會科學的
學問,可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問題,唯獨戰略問題,會將這個前提缺陷擴大到極限,因為只有戰爭,會有個明顯
的"敵人",會設法(處心積慮)消解你的行動效果。其他的學科(如政治、經濟),這個"敵人"還沒有那個明顯。所以
不同學科學問的"實用性"就會有差異。

       雖然我覺得傳統的戰略理論書籍有誤導後進"如何"去打仗的問題,但並不代表我可以寫出更好的(更淺白能說
明戰略問題)的書籍。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初學軍事戰略的年輕軍官,或是民間的相關人士,至少在初步學習戰
略上,先釐清一些觀念,能夠更正確的吸收相關的知識。又或者,我做的說明即使全無幫助,但至少讓這些可能的
未來決策者,能夠明瞭戰略書籍能在哪個領域有什麼幫助什麼,或至少讓他們少走些冤枉路,免得念過一大堆書後
,發現自己不知道在念什麼,茫然無頭緒(至少我的前20年經驗是這樣子)。

       我認為戰略知識,主要是針對初階年輕軍官、或初入戰略領域工作的人,幫他們建立基本的背景知識。但首先
要我們要了解戰略領域有哪些不同角色的人,這些背景的戰略知識幫助是甚麼。
          一、 國家領導人: 發動一場戰爭,代價可能是甚麼? 能潛在的幫助在  國家發展,國力培養的領域上
          二、 負責建軍的中、高軍事領導人 : 能幫助在  建立"以什麼型態"打仗的軍隊(國防武力)
          三、 負責部隊指揮的中、高階軍事領導人 : 能幫助在  指揮中、大範圍的部隊,進行戰鬥
          四、 初級軍官 : 指揮小部隊進行戰鬥
          五、 文職的國家安全相關單位職員: 協助運作組織,發揮組織功能。
          六、 戰略顧問 : 當高階軍事領導人、政治領導人的顧問(協助理解問題、提供或建議解決方案、協助決策者建立
                                  適當(或正確)的評價偏好)

          六、 傳播戰略知識的人 : 戰略領域的老師、軍事記者、 雜誌編輯.....,協助以上人員,建立相關知識
        
      我想說明的是,不管任何戰略知識(Knowledge)、訊息(Information),永遠都只是你對問題理解的"背景知識",
戰略界有個名詞叫"戰略素養",它很貼切的表達,這些"知識"和一般人認為"和行動成功率成正比的知識",是有差
異的。一些經典的軍事或戰爭書籍,即使寫出一些制勝法則的指引,但也不是一個永恆不變的指引。如果指引不
是很抽象性,才能適應變化多端的不同戰場。那麼,比較實用的指引,一定有適用範圍小的問題。當戰場環境改
變時,這些指引即使不能說無效,但也必然要小心套用。注意前提條件是否改變。

       對抽象性的問題,我舉個例子。對一個國家領導人來說,他想發展國家、培養國力,需要知道國家範圍的大
小事務的知識,但對一個文章的撰寫者來說,沒作者能簡單寫幾篇文章,就將發展國家、培養國力的知識寫完,
然後能夠形成一個指引,告訴讀者,照著做,就可把國家發展好。從現實面來說,大家都知道這幾乎不可能,
沒有一個作者能有這麼好的聰明才智,將一個國家的大小事務,化約成幾本簡單的書,而且還要"教會"讀者,如
何去發展一個國家。就算真有這麼一本書,書的內容也多半是規範性或指引性的"近似真理"的原則。實際的難處
,在於你很ˋ難從這些原則,就可簡單的導出實際的行動方案。舉例來說,一個國家要富強,其中一個目標是教育
好下一代,另一個目標是發展經濟。這兩則道理應該不難懂,相信大家也想的到。但是往下推一步,就沒那麼容
易了。光指"教育好"下一代,這句話來說,就可以有很多的實踐方法,極權國家可能希望所謂的"教育好",是將
下一代"洗腦好",不要去挑戰即有統治者的統治權威。政治的穩固性,是極權國家國家富強的第一前提。對崇尚
美式教育制度的人而言,他所謂的"教育好",是培養下一代"有更奔放"、"更自由"的想像創新精神。但對崇尚德式
教育的人來說,他或許重視的是"扎實"、"工作實務"。(對不起,我對教育的觀念,談不上有研究,舉例不當請見
諒)我想說明的是,光是我上面說的教育"下一步",就充滿了不同方法,也充滿了爭論,不可能只由一個作者的幾
本書說明,就正確的"指引出"國家的教育政策。就算寫出看似正確的指引,也一定過分抽象很難由書中的指引,即
可導出可應用於實際狀況的行動方案。

      對一個需要採取行動、解決問題的領導人來說,你負責的範圍越大,所需要的知識就越多,可採行的應對方
法(工具)就越多,面臨的不確定性就越多。相同的推理,我認為戰略領域的問題,也還太過複雜,它的變化太大
,沒辦法簡單寫幾個SOP,就能幫你打勝仗。我個人是不相信,對戰略問題,讀者只要簡單的讀幾本書,利用書
本的"指引",就可以讓你導出成功勝利的行動方案。當然我首要批評的對象是約米尼的戰爭藝術,因為這本書雖
然文字生動、淺顯易懂,但是這本書並沒碰觸到,這個戰略知識的重要"前提",我相信約米尼本人可能也沒想過
這個問題。他想寫一本軍事戰略上的"教科書",可惜,"教科書"這個名詞,容易引起讀者的誤解(或許這也是他的
本意),誤認為書的內容,可以容易地變成(或被看成)一種行動上的指引,所以200年前的經典教科書,集其大成
的是,悲劇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當科技已經進展到以前方法都不適用時,美其名的戰略家,或許依循教科書上的
指引,只想以"精神"力量、"數量"優勢想打破戰場上的僵持,平白的損失幾百萬年輕人的生命。但坦白說,沒有
約米尼200年前做這樣的嘗試,我也不會反思,戰略知識到底是什麼? 能夠有甚麼用途? 其實克勞塞維茨同時代的
另一本巨著"戰爭論",就已經說過這樣的觀點,這並不是我個人提出的創新觀點,只可惜"戰爭論"念通的人不多,
能明瞭這個戰略學問"前提"的人更少。我認為,想創造戰爭法則、戰略行動準則的想法,在低層次的武器操作,甚
至班、排、連、營的戰術,是可能做到的(也必須做),但在比較高的戰略層次上,應該先讓讀者先了解,ˊ戰略行
動是否能夠"法則化"的前提。這個觀念,我相信懂得人不多,這20年來,也一直困擾著我,我一直覺得戰略的資料
(知識)很多,對我來說,也很生動有趣,可惜我找不出一個中心的思想,常常覺得資料很有趣,但我不知道我念的
目的是什麼? 很高興藉由這篇文章,可以順便理出頭緒。我想一般人總認為,閱讀戰史的目的,是讓你學習前人的
"教訓",學習歷史經驗。但容我修正一下,閱讀戰史或許可以讓你學習前人的"教訓",但你很難藉由學習"勝利一方
的方法",就讓你簡單的"模仿"取勝。(就算你能利用某個歷史片段,也多半是利用"類推"的方式,再搭配現實環境
的各種主客觀條件,形成你自己的行動方案)

       看似實用的指引,通常的問題是邊界條件描寫不清楚。如果要做比較清楚的說明,我們應該比較物理學科
(或類似的理科學科)和戰略學科(社會學科)的差異,我個人認為,主要差異在"邊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
,或者白話一點說是"約束條件",在戰略問題上,很難描寫清楚。可能大部分讀者還摸不到頭緒,但如果我這樣
舉例: 有甲隊10個人和乙隊5個人打架,哪隊會贏?  如果我們只是很直覺的反應,那會說10個人應該會贏。但我改
變一些前提,假設甲隊是赤手空拳的10個人,乙隊每個人手上有一把衝鋒槍。則戰鬥的情況將會是一面倒的乙隊
會贏。我想說明的是戰爭史的書籍對戰爭的描述,幾乎不會把這些邊界條件寫清楚。因為真想寫,也寫不完。一
個國家或一個軍隊的真實狀況,有千百個切入面向,想寫也寫不完。這些邊界條件通常仰賴讀者自己對兩方軍隊
的即有概念來補足。

       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於機關槍、鐵絲網、戰壕,三個技術的進展,將拿破崙時代的靠軍隊的"人員"素質爭勝
的前提,打破了。拿破崙時代士兵靠雙腿行軍,將軍利用部隊的行軍,爭取局部的數量優勢來攻擊數量較弱的敵
人,當時槍的火力較弱,戰鬥基本上有很大比例還是靠士兵個人的勇敢精神來攻擊敵人。但第一次大戰,火力的
進步,已經將上述的前提,很大程度改變了。約米尼當時所寫"戰爭藝術"的前提,基本上已經改變了,可惜第一
次大戰時的眾多軍官、將官,能理解這一點的人很少。約米尼這個作者,根本也想像不到火力會進展到這種狀況
,他書中對這些前提條件也不會有任何的說明,我們並不能怪約米尼,因為文史領域的作者,沒人會把書寫成這
樣的形式。

       我們如果從理工科題目來看,一顆蘋果由10公尺的樹上掉下。根據加速度的觀念,我們知道蘋果將會在
                                  距離=1/2*9.8*時間*時間    =>  10=1/2*9.8*時間*時間
                              
                                  時間=1.5秒 (約)
這邊我不是要考驗大家物理學,但是這樣的命題中,它有幾個前提幾乎是不變的,你也不用特別說明。例如: 地
球引力的影響,加速度為9.8,蘋果遇到的阻力只有空氣,相比於蘋果的重量,空氣阻力可以省略為零。但若換成
一隻螞蟻從10公尺掉下來,一般的讀者會知道空氣阻力此時會有很大的影響。掉下來的時間會有很大的改變。但
是戰略問題的前提改變是相對緩慢的,甚至很多是不知不覺的,通常"書"的作者也不會寫出來,處身在軍隊環境
中的將軍領導人,如果不夠敏銳,很難察覺戰爭型態已經悄悄地變化,我們也知道組織有容易抗拒改變的傾向,
"傳統"的知識(或習慣),對團體即有的大多數人,都已經習慣目前的狀況,改變會讓他們需要花精神去學習和適應
新的事物。
         
       這邊我想說明的是,約米尼時代,他覺得"數量"是一個決勝的非常重要因素,但在第一次大戰時,因為條件
已經改變,"數量"或許還重要,但"重要性"和約米尼時代已經不同,1991年的波灣戰爭,士兵數量在武器科技不
對等的狀況下,重要性更是大幅下降。即使第一次大戰已經過去了100年,能講清楚這些上百年的古典戰略書籍
問題的人,可能還是寥寥無幾。雖然大家心裡都知道"戰爭藝術"這本書因為時代技術的關係,已經落伍。但是能
想清楚這個"書本"落伍的原因的人,我想不多。這是大家念這些經典書籍時,應該先有的觀念,免得覺得書說的
好像很有道理,但是隱隱又覺得不對。這一點就是大家會覺得"怪怪的"原因。  

       同理類推,任何以文獻呈現出來的戰爭史資料,不管是幾年前發生的,只要它是歷史,就很難脫離"落伍"
問題。這是所有讀者念戰爭史要有的一個前提觀念。那面對一個"已經落伍"的戰爭史文獻,我們要怎麼去"學習"
它呢? 這是下一個段落的主題。



戰略的教科書?
200年前,約米尼的戰爭藝術,以軍事問題的教科書自居,我認為對一個初入門的學生來說,它不失為讓你
理解軍事問題的一本淺顯易懂的書,但是它把軍事問題(戰爭)太過簡化。它想找出一些理則出來,希望學生
應用書中所說的理則,就可以打敗敵人取得勝利,這是它過於簡單的假設。看過那麼多的戰爭文獻後,我認
為戰爭問題複雜到不是一本書(或幾本書)就能讓你通徹了解,也不是讓你簡單應用書本理則就能簡單取勝的
。戰爭基本上是一個國家盡全力,以生命鮮血進行的兩方鬥爭。雙方鬥智鬥力,以性命為籌碼相搏,理則上
來說,想以寥寥的幾行文字(幾本書),就想全盤掌握這個鬥爭的所有理則,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事情。試想
一個狀況,國家的戰爭(大規模的人命損失)如果只被簡化成幾個人念書(學習知識)的能力,只是比誰的學問
多,本身就是很荒謬的事情。

因為寫這篇文章,我又重新把孔令晟老師在民國84年寫的"大戰略通論",又重看了一次。我倒不是要老王賣
瓜,自賣自誇的說這本書寫的很有價值。因為在26年前,老師在課堂上說這些內容時(因為當時書還沒寫好,
只有零散章節的草稿),我並不覺得內容很難,很多事情(知識),是我已經知道的。因此從考試的角度,我其
實沒太在意這門課(還好老師作古了,否則真是不敬呀~)。

但今天重翻這本書,突然理解老師其實想整理一本"教科書",給初入門的學生使用。這本厚厚600頁的大書,
內容並不艱難,但每一段話的內容,可能都是綜合好幾本書的內容精華。它有助於一個初入門的學生理解大
戰略問題的"全貌",但因為內容實在太過龐大,每一個章節都無法寫得太細,另方面和所有的"戰略書籍"一
樣,"戰略書籍"只能刺激你的想像去設想解決方案,但它無法、也不是一個思想的指引。

我自己重視的是決策者的個人,"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或說程序)。孔老師寫的又更大些,他說的是政府部門
(或軍事單位)的決策-計畫-執行的過程,還有決策者思考戰略的目的和手段,我想這是他"設想戰略"的章節。前
面的國際政治、戰爭、大戰略都應該是想增加讀者對所謂戰略問題的理解,後面的政、經、軍、心是想增進讀
者對手段的了解。最後的例證,同樣也只能做啟發式的引導,從案例"教"讀者如何去想問題,思索答案。

但不幸的是,孔老師這樣的苦心意旨,卻因為戰略的內容太多、範圍太龐大,很容易讓讀者覺得"沒甚麼",但
不管如何,敢嘗試想寫"教科書"的勇氣,已經算是前無古人的"創舉"了。

回到我們主要的問題-在戰略決策領域,知識的作用。
經過接近30年的思考,我自己的看法是,"書"(戰爭史、戰爭哲學、戰爭理論)只能讓閱讀者增加類似議題的背
景知識,這些背景知識或許能夠(也或許不能夠),對你想決策的問題(尤其是戰略性的軍事、政治層面問題)增
加理解性。或許能幫助你刺激聯想解決方案。但這些功能都是間接性的,知識無法"保證"讓你做出正確決
策。

但值得玩味的是,如果你的背景知識不夠,我"認為"你做出正確決策的機率更低。而且在會議交流時(就是多
人討論時),你的會議夥伴容易覺得你在"狀況外"(不了解問題),雖然知識充足也不一定代表你"一定可以"正確
理解問題,"一定可以"對解決方案做出正確評價。但你的下屬、你的同儕對你的領導統御的能力,必然會打折
扣。雖然這件事(缺乏足夠的背景知識)和"決策品質"本身可能關係不大,但對你的領導統御能力一定會有嚴重
傷害。

知識不一定"保證"你做出正確決策。從古往今來的歷史片段,我們很容易找到佐證。翻回去"閃擊英雄古德林"
的自傳(鈕先鍾,閃擊英雄古德林。台北:星光,1994),第24頁描述當時德國的參謀總長貝克將軍,基本上反對
裝甲師的運用。能當到參謀總長,雖不敢說智力、知識過人,但也絕不是笨蛋。但是他依舊不能理解甚至去預
想裝甲師的未來用途,當時的英、法軍界,和貝克將軍有相同想法的高階將官,相信也不在少數,但他們的知識
比較差嗎? 我的論點是,戰略領域的知識對你的決策品質,中間可能沒有數學上、統計上(依我主觀的自由心證)
的必然性關係。但任何組織,糾集了不同的工作人員,就必定要施以訓練,傳授必要的知識,讓他們有儘量一致
的想法或思維模式,這樣才可以協助你運作組織。戰略層面的問題,雖然主要職責在高階軍人和政治領袖,"知
識教育"的環節,只能協助他們"學習"這些"戰爭史"、"軍事理論"的背景知識,我們只能"期待"(雖然有點不夠積極
)身在高位的決策者,能正確的理解問題,適當的評價解決方案。

當想清楚這點時,消極點來說,我們所能做得好像不多。而且政府組織、軍隊組織,在實務上,也早就按照這
樣的理則運作。現在,想清楚這點後,好像也沒甚麼貢獻。但或許我的看法,可以影響想從歷史資料去建構一
套符合未來的"軍事理論"的人,不需再去做徒勞無功的事(其實我認為這個議題和股票的隨機理論,推演的理由
有點相似)。"戰爭史"從以前就是戰略領域的重點,雖然我沒法創建甚麼了不起的理論,說出不朽名言,但我個
人的看法是,針對應對戰爭的"目標"、"手段"、"計畫",想找出通則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決策、計畫的人,只
能針對你的個案環境,去設想你的方案。

台灣對現代(二次大戰後)的戰爭史文獻,太過缺乏,不利於戰略決策者的對現代戰史的背景知識累積。唯有戰爭
史,相對比較方便的對(戰略層面)決策者,提供一些"可能不是直接性"(背景性)的協助。所以建構二次大戰後的
中文戰史資料庫,是我現階段首要的任務。

戰略知識? 戰略素養?

我個人認為,"戰略"其實並不難"學習",但實際做(戰略性)決策時,卻很難僅套用戰爭史,甚至一些軍事學書籍學
來的知識,就能應付。下面幾點我認為應先提醒想學習的人注意。

一、個人認為應該將戰略議題的知識先區分為兩大塊。一塊是"戰爭"本身的各種現象,當然代表作就是克勞賽
      維茲的戰爭論前面章節,讀者先了解戰爭本身所可能產生的各種狀況,理解決策者在戰爭環境下的決策困
      難度。
      第二塊則是在各類戰爭環境下,決策者"如何"做出贏的決策。呼應網站的論點,"教"你怎麼"贏",可能超出
      知識的範疇,但或許我們能做的是,先將戰史知識做一個初步的分類,讓決策者比較好參考。個人的芻議
      如下:
      A. 兩個國力約略相等的國家,局部戰爭(解決某個議題或某些議題的衝突)
      B. 兩個國力約略相等的國家,全面戰爭(以打敗及推翻對方國家的政權為目的)
      C. 大型國家對中型國家(或中型國家對小型國家),局部戰爭(解決某個議題或某些議題的衝突)
      D. 大型國家對中型國家(或中型國家對小型國家),全面戰爭(以打敗及推翻對方國家的掌權政權為目的)
      E. 大型國家對小型國家的局部戰爭(解決某個議題或某些議題的衝突)。
      F.  大型國家對小型國家的全面戰爭(以打敗及推翻對方國家的政權為目的)。
      G. 叛亂與反叛亂的綏靖戰爭。

二、"戰略"認真說來並沒有專業的學科領域,雖然一般人傳統看法是軍事、政治(國內政治、國際政治)比較相關
      ,經濟似乎也不能排除重要性。但其實每一個學科其實都很難排除相關性,尤其未到用時,還不容易確定這
       個學科知識的關聯性為何? 例如以物理學來說,專業的物理學看似和戰略不會有關係,但若你是二次大戰的
       美國領袖,當你要投入資源發展原子彈時,我們就很難說它和物理學沒關係。如果你自己有比較好的物理學
       知識,在判斷上,就不會只仰賴幕僚給你的意見。但是就"學習"的角度來看,我應該跟你說,物理學很重要
       ,你應該要學習嗎? 同理,這幾年也有很多人倡議所謂的太空軍,如果決策者對太空的相關事務比較了解,
       或許你做的戰略性決策會比較貼切。但我能說,你應該學習太空知識嗎?

三、由第二點延伸而來,所謂的"戰略知識",因為很難界定範圍,所以很難寫出邏輯嚴謹、系統性佳的"教科書"
       。想在此領域學習的人,在孔令晟老師寫"大戰略通論"之前,只能碰運氣般的"閱讀"自己有興趣的書,因為
        沒辦法界定範圍,很容易有瞎子摸象的感覺。但不幸的是,就算有人嘗試性的寫了教科書,因為內容還是
        太過龐大,還是很難讓你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學習上去。

四、因為戰略的考量,很難系統化的形成指引。所以考量者主要依據自我心證,針對他個人覺得比較重要的
       項目進行考量,若比較仔細的決策者,可能會希望藉由會議的形式,聽聽別人的意見,來彌補自己可能
       忽略的地方。但即使如此,因為牽涉的可能範圍太大,會議也沒辦法有一個固定的、有順序的考量項目
      ,讓您一項一項的考慮下來。我們只要簡單的舉個例子,即可知道戰略的考量其實很廣,不僅容易失焦
      ,決策者個人的自由心證,也無可避免地成為決策者做決定的主軸。例如約翰遜總統決定升高越戰時,
       雖然我在網站文章中的批判,主要集中於,美國的戰略其實自我綁住手腳,失去有效贏得戰爭的手段。
       而麥納瑪拉回憶錄的重點,基本上是認為若失去越南,對自由世界的影響性(也就是所謂的骨牌理論),
       是被誇大的。但不管如何,這兩項因素,對約翰遜總統考量越戰時,顯然並不是很重要的部分,甚至有
       沒有被考量,都不知道。但是約翰遜總統在意的是如果和中國引發衝突,那可能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了
      ,至於這一點對不對,坦白說因為每個人的主觀考量都不一樣,而且事實上歷史沒有發生,實在無從評論
       起,但我們也不能說約翰遜總統就這一點的考量是錯的。

五、在戰略的領域,"知識學問"和"成功(打敗敵人)",有一個巨大鴻溝。"學問高"也無法保證"打敗敵人",我
       自己體會的理則是,學問多對你理解問題、評價解決方法成功機率時,"可能"(如果沒有心理因素刻意誤解
       的話)會有幫助,但是對想出解決方案來說,除知識外,還需要"創造力","創造力"就和你的學問多寡不一
       定有正向關係,天資聰穎、反應靈敏可能也不一定是正相關。所以要怎麼"教"呢?我們只能啟發式的選些案
       例,或許能刺激你的思考,但誰也無法保證結果如何。

六、"成功(打敗敵人)"只有歷史能做裁判,事前很難用考試、模擬、理則判斷、多人辯論來事先檢驗。也因此
       戰略"學"的好或者不好,本質上無法事先檢驗。"歷史知識"或許還可用考試的方法,檢驗你的學習狀況,
       但是戰略的"實際應用",卻只能由戰場上的勝負來決定。讓狀況更加複雜的是,每一場戰爭的政治條件和
       狀況都不一樣,有時甚至連評斷勝負的標準,也可能改變。除非有一方明確的放棄了它的抵抗意志,否則
       勝負還很難說。例如: 在一般的觀念中,一場戰役的勝負,我們通常都認為是死傷比較少的一方,或佔領
       土地的一方,兩者都得到可以說是贏家。但是越戰的埃德浪戰役,美軍明顯在這兩方面都算"贏了",可是
       我很認同摩爾中校的看法,他認為只要北越軍仍然有勇氣和美軍對抗,這場戰役就不能算北越軍輸,我相
       信和我相同看法的人很多。
       戰略問題上,紙上談兵與現實應用,兩者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一決勝負這件事情是最高領導人的特權,只
       有在現實世界中,使用他所決定的方法,才有機會進入考試的殿堂。其他人的任何建議,只要沒有被採用
       施行,就都只是意見罷了,永遠都不會知道可不可行。

七、戰略環繞著戰爭這個議題,成功與否,決策者除了設想方法贏得戰爭外,但多數的結果還是國家力量的相
       互比拚。戰爭因為是兩個團體(國家)以生命為賭注的相互廝殺,原則上都會動員最優秀的人才,以整個國
       家的資源來相互比拚。當雙方的某一方沒有在方法上取得奇襲的優勢(類似閃電戰,對方因為你的方法上的
       創新,而反應不過來無法有效抵抗)時,兩團體(國)之間就只能單純的直球對決,比拚誰的國力強、資源多。

八、戰略決策的領域,決策者最重要的事情是,"正確的認知"、"構思適當的方法",但這兩件事情都是學習的下
      一個層面的應用問題。知識可以學習、教導,但是"應用"則靠決策者的心領神會加上發揮創意,這件事就無
      法由書籍、或知識來傳達。
      A. "正確的認知"-意思是 1.能正確的理解問題。2.能正確的評價解決方案的結果。對第一點,現代國家的政治體
      系,選出的領導人通常都不會有問題,基本上只要智力正常,閱歷不差,理解問題應該都不是難事。但第2點
      的,對解決問題的方案,預先評價行動的結果或後果,就常常是領導圈內不同領導人發生爭執的地方,綜觀
      幾千年來的戰爭史,同一領導圈,不同的領導人對同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法,看法各異,是很常見的事情。因為
      戰略問題不像數學問題或理工問題一樣,相同問題、相同邊界條件,基本上就會有"唯一解"或"正確解"。戰略
      問題上雖然我們都想追求"最佳解",但每個人的主觀看法(背景知識的差異、偏好的不同)無可避免的影響決策
      者對預期行動方案的評價。利用開會(利用多人討論),是目前為止我所知道,比較能改善決策品質的應對行動
     ,利用會議成員的討論資訊,補充最高決策者這兩點的不足,不管是對他理解問題,評價行動方案結果,我相信
      都會有幫助,當然這是指一個正常會議型態的會議,如果會議的目的不是讓決策者收集資訊、考量不同意見,
      而變成決策者的意志貫徹大會,當然這種會議就和上文提到的會議目的不同、功效也不一樣。會議還有很多細
      節技巧,例如會議的人數、會議的流程、會議的形式等等,有興趣的人再自行參閱相關書籍。

      B. "構思適當方法"-除了決策者的知識外,這個層面的決定,以創造力最重要。想出一個對方"想不到"的,或者
      是"想得到,但阻止不了你達成目的"的方法,或許是整個戰略思考最困難的地方。同樣的,我想得出來的對應
      方法,也還是利用開會來多人討論,這個方法會比自己憑空想像,自己去翻書,尋求歷史知識來刺激、聯想適
      合自己的方法,來的實際點。但是人的背景知識,無可避免的還是需要靠閱讀來累積,細細的消化。會議的場
      合時間有限,很難讓你只靠會議就累積足夠的背景知識。你的會議夥伴也沒耐性,慢慢陪你累積知識。

九、承續上面各點的意見,我認為"戰略素養"比"戰略知識"更能貼切的描述,人類在戰略議題中,知識所佔的位置。
       由上述各點的討論,我認為'"戰略素養"或許不一定和戰爭勝利有絕對的相關性,但一個軍事領導人,卻不能不
       重視它。因為這一點和"對下屬的領導統御"有絕對的關係。沒人希望你的上位者,做事情( 做決策)沒有邏輯、
       條理、理由,有上述的問題,除了表明他理解問題的狀況和你相去太遠之外,也可能是他對行動結果的預想評
       價,和你差異太大。內部會議時(多人討論時),或者對你下命令時,領導者的決定如果沒有適當能說服你的理
       由,縱使你不見得會抗命,但你執行他的命令時,難免會心裡掙扎。"戰略素養"此時就會派上用場,如果你能
       引經據典,找出適當的理由,說服你的下屬,相信他們也比較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執行命令。


了解戰略知識的本質,對軍事組織領導者的幫助

經由探討了戰略知識的本質,我們很悲觀的指出,有好的戰略素養(知識)的將軍,不一定比缺乏此特質的將軍,容
易打勝仗。兩者之間的關係並不能直接說是成正比或反比的,也就是兩者間的關係並不一定有相關性,如果只從個
人的聰明才智角度來說,思考出一個有創造力的解決方案,或許是一個將軍個人才智面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們雖
然覺得有豐富知識的將軍,想出有效解決方案的機會比較高,但我們也無法斷言,才智差的將軍就一定想不出來。
另方面,影響一場戰爭勝敗的因素太多,大從國際政治格局、國力、軍力,小到一個士兵的個人武器編裝,"想出好
戰略",只是其中的一環。簡單來說,一個將軍的成就,也不一定和他的聰明才智有相關性。

由以上的討論得出幾點結論:
1.  戰略教育的基礎是基層的軍事(軍官)教育,目標是訓練合格優秀的基層軍官,讓他們可以協助你運作軍事組織,
    完成基本的軍事組織的任務。
2. 形塑一名中高階軍官或者高階的文人決策者的戰略思考能力,只能由(書本)學習性的個案研究的方式,慢慢培養
    。但是該念多少書? 可能沒人可給出答案。那是否可能擬出課綱? 這個問題也可能和戰略學是否可能寫出教科書
     嗎? 一樣的沒有答案。
3.  既然書本對戰略教育的貢獻有限,利用實質的軍事演習、(電腦)兵棋推演,就是不得不然的方法。但和課堂性的
     個案研究一樣,上述兩種動員軍事組織的實作訓練,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訓練,充其量,只能訓練人的思考經
     驗。增加他臨機應變的經驗,或至少碰上沒遇過的危機時,不要手足無措。
4. 利用多人會議討論的方式,思考戰略問題,是我個人目前認為唯一可行、也不得不然的方法。利用集思廣益的方
    法,讓與會者發想有創意的解決方案,再經由相互討論的過程,協助決策者塑造合理的解決方案評價,做出合理
    的決策。如果決策者的知識範圍太狹隘,評價解決方案時,和僚屬差異太大。這雖不一定做出錯誤決定,但對領
    導者的領導統御面向來說,一定是一大傷害。
ˇ
Reply

Use magic

You have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Login | 申請加入會員

Points Rules

Archiver|Mobile|Strategy WarMap  

2024-3-29 16:15 GMT+8 , Processed in 0.04449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Quick Reply To Top Return to the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