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Publish time 2021-10-13 11:52:55

1980 兩伊戰爭(伊朗 vs 伊拉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ran%E2%80%93Iraq_War

翻譯者: 陶盛濤







背景
伊朗-伊拉克關係
1969 年 4 月,伊朗廢除了 1937 年關於阿拉伯河的條約,伊朗船隻在使用阿拉伯河時停止
向伊拉克支付通行費。 伊朗國王認為 1937 年的條約對伊朗是不公平的,因為世界上幾乎
所有的邊界河流都沿著深泓線(thalweg,或谷底線)來劃設界線,而且使用阿拉伯河的大多
數船隻都是伊朗人。 伊拉克威脅要對伊朗的舉動發動戰爭,但 1969 年 4 月 24 日,一艘
由伊朗軍艦護航的伊朗油輪(聯合行動 Arvand)駛入阿拉伯河,而當時的軍事弱國--伊拉
克卻什麼也沒做。伊朗對 1937 年條約的廢除,標誌著伊拉克-伊朗緊張局勢的開始,該緊張
局勢一直持續到 1975 年的阿爾及爾協議。

伊朗和伊拉克政府之間的關係在 1978 年短暫改善,當時在伊拉克的伊朗特工發現了對伊
拉克政府發動親蘇政變的計劃。得知這一陰謀後,薩達姆下令處決他的數十名軍官,因此
伊朗、伊拉克有和解的跡象,伊拉克也將魯霍拉·霍梅尼(Ruhollah Khomeini,流亡的反
對沙阿(國王)的神職人員領袖)驅逐出境。儘管如此,薩達姆認為 1975年的阿爾及爾協議
僅僅是休戰,而不是明確的解決方案,並等待機會對其提出質疑。

伊朗革命之後
與伊拉克的阿拉伯民族主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及其泛伊斯蘭力量的出
現加劇了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的緊張局勢。 儘管伊拉克的目標是收復阿拉伯河,但伊拉克政
府最初似乎是歡迎伊朗革命的,這場革命推翻了被視為共同敵人的沙阿(國王)穆罕默德禮
薩巴列維 。整個 1980 年,伊朗-伊拉克邊界沿線經常發生衝突,伊拉克公開抱怨 544 起
事件,伊朗則聲稱伊拉克至少有 797 起侵犯其邊界和領空。

魯霍拉·霍梅尼呼籲伊拉克人推翻復興黨政府,巴格達對此非常憤怒。1979 年 7 月 17
日,不顧霍梅尼的呼籲,薩達姆發表講話讚揚伊朗革命,並呼籲在互不干涉內政的基礎
上建立兩伊之間的友誼。當霍梅尼通過呼籲在伊拉克進行伊斯蘭革命來拒絕薩達姆的提
議時,薩達姆感到震驚。 伊朗新的伊斯蘭政府在巴格達被視為對複興黨政府是非理性的
、生存威脅,特別是因為複興黨具有世俗性質,歧視並威脅伊拉克的原教旨主義什葉派
運動,原教旨主義的神職人員是伊朗在伊拉克​​境內的盟友,霍梅尼認為他們是受伊拉克
政府壓迫的。

薩達姆對戰爭的主要興趣可能還源於他希望糾正阿爾及爾協議中所謂的“錯誤”,以及
最終實現他成為地區超級大國的願望。 薩達姆的目標是取代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的領
導者”,並在波斯灣取得霸權。 他看到伊朗因革命、制裁和國際孤立而越來越弱。薩達
姆自 1975 年為了對抗伊朗,對伊拉克軍隊進行了大量投資,從蘇聯和法國購買了大量
武器。僅在 1973 年至 1980 年間,伊拉克就購買了大約 1,600 輛坦克和裝甲運兵車以
及 200 多架蘇制飛機。 到 1980 年,伊拉克擁有 242,000 名士兵(在阿拉伯世界中僅
次於埃及), 2,350 輛坦克和 340 架戰鬥機。1974 年至 1975 年期間,看著強大的
伊朗軍隊瓦解雖讓他覺得可惜,但他看到了以伊斯蘭革命威脅為藉口發動戰爭的機會。
伊拉克情報部門1980年7月報告稱,儘管伊朗發表好戰言論,“很明顯,目前,伊朗沒有
能力對伊拉克發動廣泛的進攻行動,或進行大規模防禦。” 伊拉克入侵前幾天。在迅速
升級的跨境小規模衝突中,伊拉克軍事情報部門在 9 月 14 日再次重申,“敵方部署組
織並未表現出敵對意圖,似乎採取了更具防禦性的模式。”

在機密檔案開放之前寫作的學者,如亞歷斯特芬藍(Alistair Finlan),認為薩達姆因邊境
衝突和伊朗干涉伊拉克內政而發起了與伊朗的衝突。芬藍在 2003 年表示,伊拉克入侵
是一項有限的行動,目的是向伊朗人發出政治信息,讓他們遠離伊拉克國內事務,而
凱文·伍茲和威廉姆森·默里在 2014 年表示,有平衡證據表明,薩達姆在 1980 年正在尋
找“一個方便的戰爭藉口”。

1980年3月8日,伊朗宣布從伊拉克撤回其大使,將其外交關係降級為代辦級,並要求伊
拉克也這樣做。 第二天,伊拉克宣布伊朗大使為不受歡迎大使,並要求他在 3 月 15 日
之前撤出伊拉克。

伊拉克的準備
伊拉克開始計劃進攻,相信他們會成功。伊朗的美國製造和英國製造的武器,缺乏使用
單位的凝聚力、領導力和零件。伊拉克人最多可以動員 12 個機械化師,士氣高漲。

此外,阿拉伯河周圍地區對伊拉克人沒有構成障礙,因為他們擁有過河設備。伊拉克正
確地推斷,伊朗在卡爾赫河和卡倫河周圍的渡河點的防禦人員不足,而且這些河流也很
容易通過。伊拉克情報部門還獲悉,胡齊斯坦省(革命前由兩個師組成)的伊朗軍隊現
在只剩下幾個裝備不良和力量不足的營組成。只有少數連級規模的坦克部隊仍在運作。

伊拉克人唯一的疑慮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前身為伊朗帝國空軍)。儘管幾名主要
飛行員和指揮官被清洗,並且缺乏備件,但空軍在對抗地方起義和叛亂中展示了自己的
力量。在美國試圖營救人質的鷹爪行動失敗後,伊朗空軍也很活躍。基於這些觀察,伊
拉克領導人決定在入侵之前對伊朗空軍的基礎設施(基地)進行突襲。

伊朗的準備
在伊朗,嚴厲的軍官清洗(包括新任革命法院法官薩德·哈爾哈利(Sadegh Khalkhali)
下令執行的多次處決)以及伊朗美製和英制武器的備件短缺,削弱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
隊。 1979 年 2 月至 9 月間,伊朗政府處決了 85 名高級將領,並迫使所有少將和大多
數準將提前退休。

到 1980 年 9 月,政府已經清洗了 12,000 名軍官。 這些清洗導致伊朗軍隊的作戰能力
急劇下降。伊朗的正規軍(在 1978 年被認為是世界第五強大的軍隊)已被嚴重削弱。逃
兵率達到60%,軍官團一片狼藉。最熟練的士兵和飛行員被流放、監禁或處決。在整個
戰爭期間,伊朗一直無法從這種人力資本流失中,完全恢復過來。

持續的國際制裁使伊朗無法獲得許多重型武器,例如坦克和飛機。當入侵發生時,許多
飛行員和軍官被釋放出獄,或者被減刑以對抗伊拉克人。此外,許多初級軍官被提升為
將軍,導致軍隊在戰爭結束時更加融入政權,就像今天一樣。雖然如此,伊朗仍然擁有
至少 1,000 輛作戰坦克和數百架功能強大的飛機,並且可以通過拆解設備來採補充備件


與此同時,一個新的準軍事組織在伊朗聲名鵲起,即伊斯蘭革命衛隊(簡稱為革命衛隊
,在伊朗被稱為 Sepah-e-Pasdaran)。這是為了保護新政權並平衡(被視為不那麼忠誠)
的軍隊。儘管作為準軍事組織接受過訓練,但在伊拉克入侵後,他們被迫充當正規軍。
最初,他們拒絕與軍隊並肩作戰,導致多次失敗,但到 1982 年,這兩個團體開始進行
聯合作戰。

另一個準軍事民兵組織是為應對入侵而成立的,即“2000 萬軍隊”,俗稱巴斯基 。 巴斯
基武裝簡陋,成員最小僅 12 歲,最大 70 歲。他們經常與革命衛隊聯合行動,發動所
謂的人海戰術和其他針對伊拉克人的抵抗運動。 他們隸屬於革命衛隊,他們也構成了
革命衛隊進攻行動中使用的大部分人力。



斯蒂芬·佩爾蒂埃(Stephen Pelletiere)在他 1992 年的著作《兩伊戰爭:真空中的混亂》
中寫道:
西方大眾媒體和許多學者在很大程度上誤解了人海戰術。伊朗人不僅聚集了大量個人,
將他們的目標指向敵人並下令衝鋒。每一波是由上面提到的22人小隊組成的[響應霍梅尼
號召人民前來保衛伊朗,每個清真寺組織了22名志願者,組成一個小隊]。每個小隊都被
分配了一個特定的目標。在戰鬥中,他們會衝鋒陷陣完成他們的任務,從而給人一種人
潮衝入敵軍的印象。

邊境衝突導致戰爭
最重要的爭端是關於阿拉伯河水道。伊朗否定了 1913 年 11 月君士坦丁堡盎格魯-奧斯
曼帝國公約中確立的分界線。伊朗要求邊界,沿可航行通道的最深點-深泓線 thalweg
延伸。伊拉克在英國的鼓勵下,歡迎 1934 年伊朗加入國際聯盟,但雙方的分歧並未得
到解決。最終在 1937 年伊朗和伊拉克簽署了他們的第一個邊界條約。該條約在該河東
岸建立了水道邊界,但阿巴丹(Abadan)附近 6 公里(4 英里)的下錨地區域被分配給伊
朗,邊界沿深泓線延伸。 1969 年復興黨政變後不久,伊朗派代表團前往伊拉克,當伊
拉克拒絕就新條約進行談判時,伊朗撤回了 1937 年的條約。伊朗對 1937 年條約的廢
除,標誌著伊拉克-伊朗緊張局勢的開始,該緊張局勢一直持續到 1975 年的阿爾及爾協
議。

1974-75 年的邊境衝突,是 1970 年代中期伊朗和伊拉克在阿拉伯水道地區的對峙。近
1000人在衝突中喪生。在兩伊戰爭之前,這是這個時代,阿拉伯水道的最重大爭議事件。

1980 年 9 月 10 日,伊拉克強行收復了扎因·考斯(Zain al-Qaws)和賽義夫·薩德(Saif Saad)
的領土,這些領土是根據 1975 年《阿爾及爾協定》的條款承諾的,但伊朗從未交出,導
致伊朗和伊拉克都分別於 9 月 14 日和 9 月 17 日宣布該條約無效。因此,在 9 月 22 日
伊拉克入侵時,伊朗和伊拉克之間唯一懸而未決的邊界爭端,是伊朗船隻是否會懸掛伊拉
克國旗,並為跨越阿拉伯河的支付伊拉克航行費的問題。這個河段只有幾英里。

戰爭過程
1980: 伊拉克入侵
伊拉克於 1980 年 9 月 22 日全面入侵伊朗。伊拉克空軍對十個伊朗機場發動了突然空襲,
目的是摧毀伊朗空軍。 這次襲擊未能對伊朗空軍造成重大損害;它雖然損壞了伊朗的一些
空軍基地基礎設施,但未能摧毀大量飛機。伊拉克空軍只能用幾架 MiG-23BN、Tu-22 和
Su-20 飛機進行縱深打擊,而伊朗建造了堅固的飛機掩體,大部分戰鬥機都存放在那裡。

第二天,伊拉克在 644 公里(400 英里)的前線發動了地面入侵,同時發動了三路縱隊的
襲擊。根據薩達姆的說法,入侵的目的是削弱霍梅尼(伊斯蘭革命)運動,並挫敗他將伊斯
蘭革命輸出到伊拉克和波斯灣國家的企圖。 薩達姆希望對伊朗的襲擊會對伊朗的聲望。造
成重大打擊,從而導致伊朗新政府垮台,或者至少結束伊朗要求推翻他的呼聲。

在伊拉克從地面入侵的六個師中,有四個被派往邊界南端的胡齊斯坦,以切斷阿拉伯河與
伊朗其他地區的聯繫,並建立領土安全區。另外兩個師越過邊界從北部和中部入侵,以防
止伊朗的反擊。 伊拉克南部四個師中的兩個,一個是機械化師和一個是裝甲師,在南端附
近作戰,開始圍攻具有戰略意義的港口城市阿巴丹(Abadan)和霍拉姆沙赫爾(Khorramshahr)。


兩個裝甲師確保了霍拉姆沙赫爾、阿瓦士(Ahvaz)、蘇桑格德(Susangerd)和穆西安(Musian)
等城市。在中央戰線,伊拉克人佔領了邁赫蘭(Mehran),向扎格羅斯(Zagros)山脈的山麓推
進,並能夠確保德黑蘭-巴格達路線的安全。在北部戰線,伊拉克人試圖在蘇萊曼尼亞
(Suleimaniya)對面建立一個強大的防禦陣地,以保護伊拉克的基爾庫克油田。伊拉克希望胡
齊斯坦的阿拉伯人能起義的希望,並未能實現,因為大多數阿拉伯人仍然忠於伊朗。1980 年
進入伊朗的伊拉克軍隊,被帕特里克·布羅根描述為“領導不力且缺乏進攻精神”。伊拉克對伊
朗的第一次化學武器襲擊,可能發生在蘇桑格德附近的戰鬥中。

儘管伊拉克的空襲讓伊朗人感到意外,但伊朗空軍在第二天的卡曼 99 行動中對伊拉克空軍
基地和基礎設施進行了大規模的報復襲擊。 F-4幽靈式和 F-5 虎式戰鬥機群對伊拉克進行了
攻擊,如石油設施、水壩、石化廠和煉油廠,包括摩蘇爾空軍基地、巴格達和基爾庫克煉油
廠。伊拉克對伊朗報復的力度感到措手不及,這給伊拉克人造成了重大損失和經濟中斷,但
伊朗人也損失慘重,在伊拉克防空系統中損失了許多飛機和機組人員。

伊朗陸軍航空兵的 AH-1 眼鏡蛇武裝直升機和配備 AGM-65 小牛導彈的 F-4 幽靈式攻擊前進
的伊拉克師。他們摧毀了許多裝甲車並阻礙了伊拉克的前進,但並沒有完全阻止它。與此同
時,伊拉克對伊朗的空襲被伊朗的 F-14A 雄貓戰鬥機攔截並擊退,F-14以 AIM-54A 鳳凰導
彈,在戰鬥的前兩天擊落了十幾架伊拉克的蘇聯製造的戰鬥機。

伊朗正規軍、警察部隊、巴斯基志願軍和革命衛隊都分別開展行動;因此,伊拉克入侵部隊
並沒有面臨有協調性的抵抗。然而,9 月 24 日,伊朗海軍襲擊了伊拉克巴士拉,摧毀了伊
拉克法奧(Faw)港口附近的兩個石油碼頭,從而降低了伊拉克的石油出口能力。 伊朗地面部
隊(主要由革命衛隊組成)撤退到城市,在那裡他們建立了防禦入侵者的陣地。

9 月 30 日,伊朗空軍發起了焦劍行動,襲擊並嚴重破壞了巴格達附近幾乎完工的奧西拉克
核反應堆。 到 10 月 1 日,巴格達遭受八次空襲。作為回應,伊拉克也對伊朗目標發動了空
襲。

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山區邊界,使深入式的地面入侵幾乎不可能,取而代之的是空襲。入侵
的第一波是針對伊朗機場的一系列空襲。伊拉克還試圖轟炸伊朗首都和指揮中心德黑蘭,想
使其屈服。

霍拉姆沙赫爾的第一次戰鬥
9 月 22 日,一場曠日持久的戰斗在霍拉姆沙赫爾市開始,最終雙方各有 7,000 人死亡。反
映戰鬥的血腥性質,伊朗人開始稱霍拉姆沙赫爾為“血之城”。

戰鬥開始於伊拉克對關鍵點的空襲,機械化師以新月形的形式向城市推進。他們被伊朗的
空襲和革命衛隊的無後坐力砲、火箭榴彈和燃燒瓶拖慢了速度。 伊朗人淹沒了城市周圍的
沼澤地區,迫使伊拉克人必須穿越狹窄的土地。伊拉克坦克在沒有步兵支援的情況下發動
攻擊,許多坦克因此被伊朗的反坦克部隊擊毀。然而,到 9 月 30 日,伊拉克人還是成功
地將伊朗人從城市​​郊區清除了。第二天,伊拉克人向這座城市發動了步兵和裝甲攻擊。經
過激烈的挨家挨戶的戰鬥,伊拉克人被擊退了。 10月14日,伊拉克人發動了第二次攻勢。
伊朗人開始有控制地一條條街道從城市中撤出。到 10 月 24 日,城市的大部分被佔領,伊
朗人撤離卡倫河。一些游擊隊員留了下來,戰​​鬥一直持續到 11 月 10 日。

伊拉克的前進停滯
伊朗人民並沒有起而反抗然薄弱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而是在伊朗舉行集會宣誓效忠。到
11 月,估計有 200,000 名新兵抵達前線,其中有許多是意識形態忠誠的志願者。

儘管霍拉姆沙赫爾最終被伊拉克占領,但這場戰鬥也拖延了伊拉克人的時間,足以讓伊朗
軍隊進行大規模的部署。 11 月,薩達姆命令他的部隊向代茲富爾(Dezful)和阿瓦士(Ahvaz)
推進,並圍攻這兩個城市。然而,伊拉克的攻勢遭到伊朗民兵和空中力量的嚴重破壞。伊
朗空軍摧毀了伊拉克的軍隊補給站和燃料供應,並通過空中圍攻扼殺了伊拉克軍隊的動能。
儘管受到制裁,伊朗軍隊的供應並沒有耗盡,而且軍方經常從其他設備中拆取備件,並開始
在黑市上尋找零件。 11 月 28 日,伊朗發動了莫瓦里德行動(珍珠),這是一次空中和海
上聯合攻擊,摧毀了伊拉克 80% 的海軍及伊拉克南部的所有雷達站。當伊拉克圍攻阿巴丹
並在城市周圍挖掘壕溝時,它無法封鎖港口,使得伊朗能夠通過海上對阿巴丹進行補給。

伊拉克的戰略儲備已經耗盡,直到戰爭接近尾聲,它已經沒有能力發動任何重大攻勢。12
月 7 日,薩達姆宣布伊拉克處於守勢。到 1980 年底,伊拉克已經摧毀了大約 500 輛西
方製造的伊朗坦克,並俘獲了 100 輛其他坦克。

1981: 僵局
在接下來的八個月裡,雙方都處於守勢(代茲富爾戰役(Battle of Dezful)除外),因為在
1979-80 年清洗軍官造成的破壞之後,伊朗人需要更多時間來重組他們的部隊。 在此期
間,戰鬥主要形式是砲戰和突襲。 伊拉克動員了 21 個師進行入侵,而伊朗僅以 13 個正
規軍師和 1 個旅進行反擊。在正規師中,只有七個師部署到邊境。戰爭陷入了第一次世界
大戰式的塹壕戰,坦克和 20 世紀後期的現代武器。由於RPG-7等反坦克武器的威力,伊拉
克人的裝甲機動成本非常高,因此他們將坦克固定在靜止位置。

伊拉克也開始向德茲富爾和阿瓦士(Ahvaz)發射飛毛腿導彈,並使用恐怖的爆炸事件將戰爭
帶到伊朗平民。伊朗發動了數十次“人海戰術”。

德茲富爾戰役
1981 年 1 月 5 日,伊朗重組了足以發動大規模進攻的部隊,即納斯爾行動(Operation
Nasr,勝利)。伊朗人從德茲富爾向蘇桑格德(Susangerd)方向發動了主要的裝甲進攻,由
第 16 加茲溫、第 77 呼羅珊和第 92 胡齊斯坦裝甲師,調派的坦克旅,發動裝甲進攻,突
破了伊拉克防線。然而,伊朗坦克在其側翼沒有保護且沒有步兵支援的情況下就衝過伊拉
克防線;結果,他們被伊拉克坦克切斷了。在隨後的德茲富爾戰役中,伊朗裝甲師在這場
最大的坦克戰中幾乎被殲滅。 當伊朗坦克試圖機動時,他們被困在沼澤的泥濘中,許多坦
克被只能被遺棄。 伊拉克人損失了 45 輛 T-55 和 T-62 坦克,而伊朗人損失了 100-200 輛
酋長和 M-60 坦克。記者粗略清點了 150 輛被摧毀或遺棄的伊朗坦克,另外有 40 輛伊拉克
坦克。 141 名伊朗人在戰鬥中喪生。

這場戰鬥是由伊朗總統阿布哈桑·巴尼薩德爾下令進行的,他希望勝利能夠支撐他不斷惡
化的政治地位。相反的 ,失敗也會加速他的垮台。伊朗的許多問題都是由於支持正規軍的
總統巴尼薩德爾和支持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強硬派之間的政治內訌而發生的。一旦他被勝利,
競爭結束,伊朗軍方的地位就會有所提升。但不幸的,他在1981年6月被國會彈劾。

1981 年 6 月和 9 月,霍梅尼政權與伊斯蘭馬克思主義聖戰者組織Mujaheddin e-Khalq
(MEK)在伊朗主要城市街道上的街頭鬥爭,進一步分散了伊朗的注意力。 在這些街頭鬥爭
結束後, MEK 逐漸傾向於薩達姆,到 1980 年代中期完全站在他的那一邊。1986 年,拉賈
維(馬克思主義聖戰者組織領導人)從巴黎搬到伊拉克,並在伊朗邊境建立了基地。德茲富爾
戰役成為伊朗軍事思想變革中的關鍵戰役。正規軍隊的常規戰術重要性降低,而革命衛隊的
非常規戰術則受到更多重視。

H3空軍基地的攻擊
受到伊朗人嚴重破壞的伊拉克空軍被轉移到伊拉克西部的 H-3 空軍基地,靠近約旦邊境,
遠離伊朗。然而,1981年4月3日,伊朗空軍動用8架F-4幻影戰鬥轟炸機、4架F-14雄貓、
3架波音707加油機和1架波音747指揮機對H3發動突擊,摧毀27-50架伊拉克戰鬥機和轟
炸機。

儘管 H-3 空軍基地攻擊成功(相對於其他空襲),伊朗空軍還是被迫取消了其成功的 180
天空襲。此外,他們也放棄了對伊朗領空的控制。他們因制裁和戰前清洗而受到嚴重削弱
,並在巴尼薩德爾總統彈劾危機後,進一步的新清洗中受損。伊朗空軍無法承受進一步的
損耗,所以決定限制損失,他們放棄控制伊朗領空的努力。伊朗空軍採取守勢作戰,試圖
威懾伊拉克人而不是與他們交戰。雖然在 1981 年至 1982 年期間,伊拉克空軍也仍然很
弱,但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他們重新武裝和擴張,並重新獲得戰略主動權。

人海戰術的介紹
伊朗人缺乏重型武器,但有大量忠誠的志願軍,因此他們開始對伊拉克人使用人海攻擊。通
常情況下,伊朗的進攻會從訓練有素的巴斯基開始,巴斯基發動主要的人海攻擊,以大量集
體的士兵,淹沒伊拉克防線最薄弱的部分(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人體清除雷區)。隨後是更
有經驗的革命衛隊步兵,他們將突破被削弱的伊拉克防線,然後是使用機械化部隊的正規軍
,他們通過突破口進行機動並試圖包圍和擊敗敵人。

根據歷史學家斯蒂芬·C·佩萊蒂埃 (Stephen C. Pelletiere) 的說法,伊朗“人海攻擊”的想法是
一種誤解。相反的,伊朗的戰術包括使用由 22 人組成的步兵小隊,這些小隊向前攻擊特定
目標。隨著小隊向前推進執行他們的任務,這就給人一種“人海攻擊”的印象。儘管如此,“人
海攻擊”的想法,實際上仍然是伊朗進行的任何大規模步兵正面攻擊的同義詞。 使用大量軍
隊,無論損失如何,目的都在壓倒伊拉克防線(通常是最薄弱的部分,通常由伊拉克人民軍
負責)。

據前伊拉克將軍拉阿德·哈姆達尼 (Ra'ad al-Hamdani) 稱,伊朗人的人海波浪由武裝“平民”組
成,他們自己攜帶必要的裝備投入戰鬥,通常缺乏指揮、控制和後勤保障。 行動通常在夜間
進行,欺敵行動、滲透和演習變得很普遍。伊朗人還使用新單位加強滲透敵方部隊,以保持
他們的攻擊動能。一旦發現薄弱點,伊朗人就會將所有力量集中到該地區,試圖以人海攻擊
弱點。

人海攻擊雖然極其血腥(數万名士兵在此過程中喪生),但當與滲透和突襲結合使用時,會
導致伊拉克的重大失敗。當伊拉克人將他們的坦克和步兵挖掘戰壕,防守靜止的、根深蒂固
的陣地時,伊朗人則設法突破防線並包圍整個師。 伊朗軍隊通過輕步兵使用機動戰對抗伊拉
克靜止的防禦系統,這一事實往往是戰鬥中的決定性因素。 然而,伊朗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
隊之間缺乏協調以及重型武器的短缺,對伊朗軍非常不利,通常大多數步兵都沒有火砲和裝
甲的支持。

第八伊瑪目行動
伊拉克攻勢在 1981 年 3 月停滯後,除了伊朗在 5 月重新奪回蘇桑格德上方的高地外,戰
線幾乎沒有變化。到 1981 年底,伊朗恢復進攻並發起了一項新行動(Samen-ol-A'emeh(
第八伊瑪目)行動),結束了 1981 年 9 月 27 日至 29 日伊拉克對阿巴丹的圍困。伊朗人
使用正規軍火砲和小規模裝甲部隊的聯合部隊,並得到伊斯蘭革命衛隊 (IRGC) 和巴斯基步
兵的支持。10 月 15 日,在突破阿巴丹圍困後,一支大型伊朗車隊遭到伊拉克坦克的伏擊,
在隨後的坦克戰中,伊朗損失了 20 輛酋長和其他裝甲車,並從先前獲得的領土上撤出。

塔里克聖城行動
1981 年 11 月 29 日,伊朗與三個陸軍旅和七個革命衛隊旅開始了聖城行動。伊拉克人未能
仔細巡邏其占領區,伊朗人修建了一條 14 公里(14,000 米;8.7 英里)的公路,穿過無人
看守的沙丘,從伊拉克後方發動攻擊。 博斯坦鎮(Bostan)於 12 月 7 日被伊拉克師重新奪回
。此時,伊拉克軍隊正經歷嚴重的士氣問題,塔里克聖城行動標誌著伊朗首次使用“人海”戰
術,革命衛隊的輕步兵反复沖向伊拉克陣地,通常沒有裝甲或空中力量的支援。 博斯坦鎮
的陷落加劇了伊拉克人的後勤問題,迫使他們使用從阿瓦士的南部迂迴路線來補給他們的部
隊。 6,000 名伊朗人和 2,000 多名伊拉克人在行動中喪生。

1982年 伊拉克撤退伊朗攻擊
伊拉克人意識到伊朗人正計劃發動攻擊,決定在 3 月 19 日發動 al-Fawz al-'Azim(至高無上)
行動來先發製人。他們使用大量坦克、直升機和戰鬥機,襲擊了伊朗在羅哈比耶(Roghabiyeh)
山口附近的集結地。儘管薩達姆和他的將軍們認為他們已經成功了,但實際上伊朗軍隊仍然完
好無損。 伊朗人通過火車、公共汽車和私家車將他們從伊朗各地的城鎮直接運來,從而集中
了他們的大部分力量。部隊的集中不像傳統的軍事集結,雖然伊拉克人發現前線附近有軍力集
結,但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支進攻部隊。 結果,薩達姆的軍隊對即將到來的伊朗攻勢毫無準
備。

行動-不可否認的勝利
伊朗的下一個重大攻勢,由時任上校的阿里·薩亞德·設拉子(Ali Sayad Shirazi)領導,名稱是"不
可否認的勝利"。 1982 年 3 月 22 日,伊朗發動了一場讓伊拉克軍隊措手不及的襲擊:他們使
用支奴干直升機降落在伊拉克防線後方,壓制了他們的大砲,並佔領了伊拉克總部。 伊朗巴斯
基隨後發動了“人海”攻擊,每波有 1,000 名戰士。儘管他們損失慘重,但最終還是突破了伊拉
克防線。

革命衛隊和正規軍隨後包圍了駐紮在伊朗舒什鎮(Shush)附近的伊拉克第 9 和第 10 裝甲師和
第 1 機械化師。伊拉克人利用第12裝甲師發動反擊,打破包圍,解救被包圍的師。伊拉克坦
克遭到 95 架伊朗 F-4 鬼怪和 F-5 虎式戰鬥機的攻擊,摧毀了大部分師的坦克。

不可否認的勝利是伊朗軍的勝利;伊拉克軍隊被趕出舒什鎮、得資富爾和阿瓦士。伊朗武裝
部隊以巨大的成功摧毀了 320-400 輛伊拉克坦克和裝甲車。在戰鬥的第一天,伊朗人就損失
了 196 輛坦克。 此時,胡齊斯坦省的大部分地區已被收復。


行動- 貝特歐瑪貴德士(Beit ol-Moqaddas)
為準備貝特歐瑪貴德士行動,伊朗人對伊拉克空軍基地發動了多次空襲,摧毀了 47 架飛機
(包括來自法國的全新幻影 F-1 戰鬥機);這使伊朗人在戰場上擁有空中優勢,同時允許他
們監視伊拉克部隊的動向。

4月29日,伊朗發動攻勢。 70,000 名革命衛隊和 巴斯基成員襲擊了幾條軸線——博斯坦、
蘇桑格德、卡倫河(Karun)西岸和阿瓦士。 巴斯基發動了人海攻擊,隨後正規軍和革命衛隊
以及坦克和直升機的支援。 在伊朗的重壓下,伊拉克軍隊撤退了。到 5 月 12 日,伊朗已
將所有伊拉克軍隊趕出蘇桑格德地區。伊朗人俘獲了數千名伊拉克軍隊和大量坦克。儘管
如此,伊朗人也遭受了嚴重損失,尤其是巴斯基士兵。

伊拉克人撤退到卡倫河,只剩下霍拉姆沙赫爾和一些外圍地區。薩達姆下令在霍拉姆沙赫
爾市周圍部署 70,000 名士兵。伊拉克人在城市和外圍地區匆忙建立了一道防線。為了阻
止空降突擊隊登陸,伊拉克人還在可能的登陸區放置了金屬釘並摧毀汽車當障礙物。薩達
姆侯賽因甚至以一種戲劇性的姿態,訪問了霍拉姆沙赫爾,發誓這座城市永遠不會被放棄
。然而,霍拉姆沙赫爾唯一的補給點必須橫跨阿拉伯河,伊朗空軍開始轟炸通往該市的補
給橋,而他們的大砲則瞄準了被圍困的駐軍。

解放霍拉姆沙赫爾(第二次霍拉姆沙赫爾戰役)
1982 年 5 月 23 日凌晨,伊朗人開始穿越卡倫河前往霍拉姆沙赫爾。貝特歐瑪貴德士行
動由第 77 呼羅珊師與坦克以及革命衛隊和巴斯基一起帶頭。伊朗人以毀滅性的空襲和大
規模的砲火襲擊伊拉克人,越過卡倫河後,奪取了橋頭堡,並向該市發動了人海襲擊。薩
達姆的防御陣地崩潰;在不到 48 小時的戰鬥中,這座城市淪陷,19,000 名伊拉克人向伊
朗人投降。共有 10,000 名伊拉克人在霍拉姆沙赫爾被殺或受傷,而伊朗人則有 30,000 人
傷亡。 整個貝特歐瑪貴德士行動期間,33,000 名伊拉克士兵被伊朗人俘虜。


伊拉克軍隊的狀況
戰鬥重創了伊拉克軍隊:其兵力從 210,000 人下降到 150,000 人;超過 20,000 名伊拉克
士兵被殺,超過 30,000 人被俘;四分之二的現役裝甲師和至少三個機械化師的兵力不足
一個旅;伊朗人俘獲了 450 多輛坦克和裝甲運兵車。

伊拉克空軍的狀況也很糟糕:自 1981 年 12 月上旬以來,他們損失了多達 55 架飛機,他
們只有 100 架完好無損的戰鬥轟炸機和攔截機。一位在 1982 年 6 月駕駛 MiG-21 飛往敘
利亞的叛逃者透露,伊拉克空軍只有三個戰鬥轟炸機中隊能夠在伊朗執行任務。伊拉克陸
軍航空隊的情況稍好一些,仍然有可以操作的 70 多架直升機。儘管如此,伊拉克人仍然
擁有 3,000 輛坦克,而伊朗人擁有 1,000 輛。

在這一點上,薩達姆認為他的軍隊士氣低落和受損,無法守住伊朗的胡齊斯坦(Khuzestan)
和其他占領伊朗的領土。他撤回了他剩餘的部隊,重新部署在邊境防禦上。然而,他的軍隊
繼續佔領伊朗的一些關鍵邊境地區,包括促使他發動戰爭的有爭議的領土,特別是阿拉伯水
道。為了回應伊拉克在霍拉姆沙赫爾的失敗,薩達姆下令處決朱瓦德·施特納(Juwad Shitnah)
和薩拉赫·卡迪(Salah al-Qadhi)將軍以及梅沙(Masa)和賈里勒(al-Jalil)上校。在此期間,至少
還有十幾名其他高級官員被處決。對於那些在戰鬥中失敗的人,這成為一種越來越普遍的懲
罰。

1982年的國際反應
1982 年 4 月,敘利亞的復興黨政權是少數幾個支持伊朗的國家之一,它關閉了基爾庫克 -
巴尼亞斯的石油管道,該管道允許伊拉克石油到達地中海上的油輪,使伊拉克的賣油收入
每月減少 50 億美元。 記者帕特里克·布羅根寫道:“伊拉克在軍事上被擊敗之前,似乎會在
經濟上被扼殺。”敘利亞關閉基爾庫克 - 巴尼亞斯管道,使伊拉克通往土耳其的石油管道,
成為唯一的大量出口方法,用油罐車將石油運輸到約旦的亞喀巴港無到達規模經濟。 然而,
土耳其管道每天只有 運送500,000 桶(79,000 立方米/天)的容量,不足以支付戰爭費用。
然而,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其他海灣國家拯救了伊拉克免於破產。每年提供平均 600 億
美元的補貼。儘管伊拉克以前對其他海灣國家懷有敵意,但“波斯原教旨主義的威脅更令人
擔憂”。 在霍梅尼宣布君主制和非伊斯蘭政府形式是非法後,他們擔心伊朗的勝利。 霍梅
尼的聲明被廣泛認知為推翻海灣國家君主制的呼籲。 記者約翰布洛克和哈維莫里斯寫道:

猛烈的伊朗運動,在巔峰時期,似乎使推翻沙特政權,成為一場與擊敗伊拉克相當的戰爭
,確實對[沙特阿拉伯]王國產生了影響。但這不是伊朗人想的。沙特人並沒有變得更加和
解,而是變得更加強硬、更加自信,並且不太願意尋求妥協。

據說沙特阿拉伯從 1982 年中期開始,每月向伊拉克提供 10 億美元的補助。

伊拉克也開始得到美國和西歐國家的支持。薩達姆得到了美國的外交、貨幣和軍事支持,
包括大量貸款、政治影響以及美國間諜衛星收集的有關伊朗部署的情報。伊拉克人依賴
美國的衛星和雷達(預警)飛機來探測伊朗軍隊的動向,他們使伊拉克能夠在戰前將軍隊
轉移到戰場上。

隨著伊朗在戰場上取得成功,美國增加了對伊拉克政府的支持,提供情報、經濟援助、
軍事上的水陸兩用設備和車輛,並使政府間關係正常化(在 1967 年的六日戰爭期間中斷
)。羅納德·裡根總統決定美國“不能讓伊拉克輸給伊朗”,美國“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
伊拉克輸掉”。 1982 年 3 月,裡根簽署了 4-82 號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NSSM)——尋
求“審查美國對中東的政策”——並於 6 月簽署。由 NSC 官員霍華德共同撰寫的國家安全
指令寫到:“美國不能讓伊拉克輸給伊朗。”

1982年,裡根將伊拉克從“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中刪除,並通過約旦向伊拉克出售
榴彈砲等武器。法國向伊拉克出售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武器,包括瞪羚直升機、幻影
F-1 戰鬥機和飛魚導彈。美國和西德都向伊拉克出售了兩用的農用殺蟲劑和毒藥,這些
殺蟲劑和毒藥可用於製造化學武器和其他武器。

與此同時,蘇聯對伊朗清洗和摧毀共產黨的人民黨感到憤怒,向伊拉克運送了大量武器
。伊拉克空軍補充了蘇聯、中國和法國的戰鬥機和攻擊/運輸直升機。伊拉克還從其支持
者那裡補充了小武器和反坦克武器庫存,例如 AK-47 和火箭榴彈。消耗殆盡的坦克部隊
得到了更多的蘇聯和中國坦克的補充,伊拉克人在即將到來的伊朗猛攻面前重振雄風。
伊朗被描繪成侵略者,直到 1990 年至 1991 年的波斯灣戰爭,伊拉克才受到國際譴責。

伊朗沒有像伊拉克那樣有錢購買武器。他們指望中國、朝鮮、利比亞、敘利亞和日本提
供武器和彈藥,到後勤和工程設備的任何東西。

停火協議
1982 年 6 月 20 日,薩達姆宣布他要訴諸和平,並提議立即停火併在兩週內撤出伊朗領
土。 霍梅尼回應說,在伊拉克建立新政府並支付賠償金之前,戰爭不會結束。 他宣稱伊
朗將入侵伊拉克領土,並且不會停止前進,直到復興黨政權被伊斯蘭共和國取代。伊朗支
持伊拉克流亡政府,即伊拉克伊斯蘭革命最高委員會,由流亡的伊拉克神職人員穆罕默德
·巴克爾·哈基姆領導,該委員會致力於推翻復興黨。他們招募戰俘、不同政見者、流放者
和什葉派人士加入該組織的軍事部門-巴德爾旅。


入侵伊拉克的決定是伊朗政府內部多次辯論之後做出的。 包括總理米爾-侯賽因·穆薩維、
外交部長阿里·阿克巴爾·韋拉亞提、總統阿里·哈梅內伊、陸軍參謀長阿里·薩亞德·西拉齊
將軍以及卡西姆·阿里·扎希爾內賈德少將在內的派系,希望接受雙方停火,因為伊朗的大
部分領土已被奪回。 特別是,西拉齊將軍將軍和查希爾內賈德將軍都以後勤為由反對入
侵伊拉克,並表示如果“不合格的人繼續干預戰爭的進行”,他們將考慮辭職。 反對意見
是由最高國防委員會的神職人員領導的強硬派系提出,其領導人是政治上有影響力的議會
發言人阿克巴爾·哈希米·拉夫桑賈尼。

伊朗還希望他們的襲擊能點燃伊拉克什葉派和庫爾德人對薩達姆統治的反抗,可能導致他
垮台。他們成功地針對庫爾德人這樣做了,但什葉派則不然。 伊朗繳獲了大量伊拉克裝備
(足以建立幾個坦克營,伊朗再次擁有 1,000 輛坦克),並且還設法秘密採購了備件。

在巴格達的一次內閣會議上,衛生部長利雅得·易卜拉欣·侯賽因建議薩達姆可以暫時下台,
作為緩和伊朗走向停火的一種方式,然後再重新掌權。薩達姆很生氣,詢問是否內閣中的
其他人同意衛生部長的想法。當沒有人舉手支持時,他伴隨利雅得侯賽因到隔壁房間,關
上門,用手槍射擊他。 薩達姆回到房間繼續他的會議。

伊朗入侵伊拉克

伊拉克對抗伊朗入侵的戰術
在接下來的五年裡,伊拉克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守勢,無法也不願發動任何重大攻勢,而伊
朗則發動了70多次攻勢。伊拉克的戰略,從控制伊朗領土,轉變為不讓伊朗在伊拉克​​獲得
任何重大利益(以及在邊界沿線有爭議的領土取得利益)。 達姆開始了全面戰爭政策,使
他的國家大部分功能都轉向防禦伊朗。到 1988 年,伊拉克將其國內生產總值的 40-75%
用於軍事裝備。薩達姆還將伊拉克軍隊的規模擴大了一倍多,從 20 萬士兵(12 個師和 3
個獨立旅)增加到 50 萬人(23 個師和 9 個旅)。 伊拉克也開始對伊朗邊境城市發動空襲
,到1984年,這種做法頻率大大的增加。到1982年底,伊拉克獲得了新的蘇俄、中國的物資
補給,地面戰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伊拉克使用新購置的T-55、T-62和T-72坦克(以及中國
仿製品)、BM-21車載火箭發射器、Mi-24武裝直升機,開始準備蘇式的三線防禦,充滿障礙
物,如帶刺鐵絲網、雷區、防禦工事和掩體。工兵部隊在水流泊上架橋、佈設雷場、築土護
岸、挖戰壕、建造機槍巢穴,並準備新的防線和防禦工事。

伊拉克開始專注於利用縱深防禦擊敗伊朗人。 伊拉克建立了多條靜態防線,利用龐大的規模
讓伊朗人流血。 當面對伊朗的大規模進攻時,士兵的波浪會淹沒伊拉克前衛的步兵防禦,伊
拉克人通常會撤退,但他們的靜態防禦會讓伊朗人流血,並將他們引向某些方向,將他們拉
入陷阱或口袋。伊拉克的空中和大砲襲擊這時會壓制伊朗人,使用運動戰的坦克和機械化步
兵攻擊會將他們擊退。有時,伊拉克人會向伊朗防線發起“試探性攻擊”,以挑起他們更快發
動不成熟的攻擊。雖然伊朗人的人海戰術成功地打擊了在胡齊斯坦掘壕固守的伊拉克軍隊,
但他們在突破伊拉克的縱深防線時遇到了困難。 伊拉克在防禦方面具有後勤優勢:戰鬥前線
位於伊拉克主要基地和武器庫附近,可以有效地供應軍隊。相比之下,伊朗的戰鬥前線距離
伊朗的主要基地和武器庫很遠。 伊朗的軍隊和補給必須穿越山脈才能到達前線。

此外,1982 年的大規模清洗再次削弱了伊朗的軍事力量,這是另一場據稱未遂政變造成的。

齋月行動(第一次巴士拉戰役)
伊朗將軍想對巴格達發動全面進攻,並在武器短缺困擾惡化前先奪取巴格達。但這個提議被
拒絕認為不可行,伊朗決定逐步占領城市,然後佔領一個地區。伊朗希望革命衛隊首先進行
的一系列打擊,迫使戰爭以政治方式解決(包括伊拉克完全撤出邊界沿線的爭議領土)

伊朗人計劃在伊拉克南部的巴士拉附近發動襲擊。它被稱為齋月行動,雙方有超過 180,000
名士兵參加,是自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陸戰之一。伊朗的戰略是對伊拉克防線的最薄弱點發
動主要攻擊;然而,伊拉克人已經被告知伊朗的作戰計劃,並將所有的部隊轉移到伊朗人計
劃襲擊的地區。伊拉克人裝備了催淚瓦斯來對付敵人,這是衝突期間化學戰的第一次主要使
用,使伊朗的進攻師陷入混亂。

超過 100,000 名革命衛隊和巴斯基志願軍沖向伊拉克防線。伊拉克軍隊已經建立了強大的防
禦工事,並建立了一個由掩體和砲兵陣地組成的防禦網絡。巴斯基使用了人海攻擊,甚至使
用人海攻擊來清除伊拉克的雷區,讓革命衛隊前進。 戰鬥人員彼此如此接近,以至於伊朗人
能夠登上伊拉克坦克並將手榴彈扔進艙體。到第八天,伊朗人已經在伊拉克境內擴大了 16 公
里(9.9 英里),並佔領了幾條堤道。伊朗革命衛隊也使用了他們在早期戰鬥中繳獲的伊拉
克T-55 坦克。

然而,襲擊停止了,伊朗人轉而採取防禦措施。看到這一點,伊拉克使用他們的 Mi-25 直
升機,連同裝備有歐洲導彈 HOT 的瞪羚直升機,對抗伊朗機械化步兵和坦克的縱隊。這些
在東德顧問的幫助下組建的“獵人殺手”直升機隊對伊朗人來說損失很高。 伊拉克米格戰鬥
機和伊朗 F-4幽靈戰鬥機之間,也發生了空中混戰。

7 月 16 日,伊朗再次向北嘗試,並成功將伊拉克人擊退。然而,距離巴士拉僅 13 公里
(8.1 英里)處,裝備簡陋的伊朗軍隊在三側被伊拉克人用重型武器包圍。有的被俘,有
的被殺。伊朗 AH-1 眼鏡蛇直升機在最後一刻才阻止了伊拉克人對伊朗人的攻擊。 接近月
底,在霍拉姆沙赫爾-巴格達公路地區周圍又發生了三起類似的襲擊事件,但沒有一次取得
重大成功。 伊拉克集中了三個裝甲師,第3、第9和第10,作為反擊部隊,攻擊伊朗的突破
口。他們成功擊敗伊朗口防禦,但損失慘重。特別是第 9 裝甲師不得不被解散,並且從未
進行過重組。伊朗的總傷亡人數增加到 80,000 名士兵和平民。 400輛伊朗坦克和裝甲車被
摧毀或遺棄,而伊拉克損失了不少於370輛坦克。

1982年剩餘時間的戰鬥
伊朗在齋月行動失敗後,他們只進行了幾次較小的襲擊。伊朗發動了兩次有限的攻勢,旨在
奪回蘇馬爾山,並將位於國際邊界的納夫特沙赫爾(Naft shahr)孤立在伊拉克口袋中,這兩
個地區都是伊拉克占領的有爭議領土的一部分。伊朗的目標是佔領伊拉克邊境城鎮曼達利
(Mandali)。伊朗計劃使用巴斯基民兵、軍用直升機和一些裝甲部隊,出其不意地打擊伊拉克
人,然後對防禦線施壓並突破它們,為未來開闢通往巴格達的道路做準備。在穆斯林伊本·阿
基爾行動(10 月 1 日至 7 日)期間,伊朗收復了跨越國際邊界的 150 平方公里(58 平方英
里)有爭議的領土,在被伊拉克直升機和裝甲襲擊阻止之前,它們到達了曼達利郊區。在穆
哈拉姆行動(11 月 1 日至 21 日)期間,伊朗人在戰鬥機和直升機的幫助下佔領了巴亞特油
田的一部分,摧毀了 105 輛伊拉克坦克、70 輛裝甲運兵車和 7 架飛機,幾乎沒有損失。他
們幾乎突破了伊拉克防線。但伊拉克人派遣增援部隊後,伊朗未能佔領曼達利,增援部隊包
括全新的 T-72 坦克,其裝甲正面無法被伊朗的陶式導彈穿透。伊朗的前進也受到大雨的阻
礙。 3,500 名伊拉克人和數量不詳的伊朗人死亡,伊朗只獲得了很小的收益。

1983~84 戰略僵局和消耗戰
在 1982 年夏季攻勢失敗後,伊朗相信在整個前線進行重大努力,將會取得勝利。在 1983 年
期間,伊朗人在前線使用更大規模的人海戰術,前後發動了五次重大攻擊,但沒有取得實質
性成功。到那時,據估計,在任何特定時間點,可運行的伊朗戰鬥機都不超過 70 架;伊朗
有自己的直升機維修設施,是革命前遺留下來的,因此伊朗經常使用直升機進行近距離空中
支援。 與伊拉克空軍相比,伊朗戰鬥機飛行員接受過更好的訓練(因為大多數人在 1979 年
革命之前都接受過美國軍官的訓練),並繼續在戰鬥中佔據主導地位。然而,飛機短缺、防
禦領土/領空的規模,以及向伊拉克提供的美國情報,使伊拉克人能夠利用伊朗領空的防禦空
隙。伊拉克的空襲幾乎一半以上,沒有遭到對抗,所以伊拉克人能夠在戰爭結束時獲得空中
優勢。

黎明之前行動
在 1983 年 2 月 6 日發起的黎明之前行動,伊朗人將重點從南部地區轉移到中部和北部地區
。伊朗動用 200,000 名的“最後預備隊”的革命衛隊,在巴格達東南約 200 公里(120 英里)
的伊拉克阿馬拉附近的 40 公里(25 英里)地段,試圖突破到達連接北部和南部的伊拉克高
速公路樞紐。襲擊 60 公里(37 英里)後,因丘陵懸崖、森林和河流湍急而停滯,但伊拉克
人無法迫使伊朗人退回。伊朗指揮大砲攻擊巴士拉、阿馬拉和曼達利(Mandali)。

伊朗人在清除雷區和破壞伊拉克反坦克地雷時遭受了大量傷亡,而伊拉克工兵也無法補充這
些地雷。在這場戰鬥之後,伊朗減少了對人海戰術的使用,不過隨著戰爭的進行,人海戰術
仍然是一個關鍵的策略。

1983 年 4 月,伊朗在曼達利-巴格達的伊拉克中北部地區發動了進一步的襲擊,但被伊拉克
機械化師和步兵師擊退。伊朗的傷亡人數很高,到 1983 年底,估計有 120,000 名伊朗人和
60,000 名伊拉克人被殺。然而,伊朗在消耗戰中佔據優勢,因為伊朗的人口多。 1983 年,
伊朗人口估計為 4360 萬至伊拉克只有 1480 萬,並且在整個戰爭期間,人口差距不斷擴大。

黎明行動
從 1983 年初到 1984 年,伊朗發起了一系列四次 Valfajr(黎明)行動(最終編號為 10)。
在 1983 年 2 月上旬的黎明 1 號行動中,50,000 名伊朗軍隊從代茲富爾向西進攻,並遇到了
55,000 名伊拉克軍隊。伊朗的目標是在中部地區切斷從巴士拉到巴格達的道路。伊拉克人對
伊朗人進行了 150 次空襲,甚至轟炸了代茲富爾、阿瓦士和霍拉姆沙赫爾作為報復。伊拉克
地面的反擊被伊朗的第 92 裝甲師打斷。

在黎明 2 號行動期間,伊朗人於 1983 年 4 月通過支持北部的庫爾德人進行叛亂行動。在庫
爾德人的支持下,伊朗人於 1983 年 7 月 23 日發動了襲擊,佔領了伊拉克的哈吉奧姆蘭鎮
(Haj Omran),並在伊拉克的毒氣反攻中維持佔領它。這次行動煽動伊拉克後來對庫爾德人進
行不分青紅皂白的毒氣襲擊。1983 年 7 月 30 日,在黎明 3 號行動期間,伊朗人試圖進一步
利用北部地區。伊朗看到了一個機會,可以掃除控制伊朗山區邊境城鎮邁赫蘭 (Mehran)、德
赫洛蘭(Dehloran)和埃拉姆(Elam)之間的伊拉克軍隊。伊拉克發動了空襲,並為攻擊直升機配
備了化學武器彈頭;雖然沒甚麼效果,但它表明伊拉克總參謀部和薩達姆對使用化學武器越
來越感興趣。最後,雙方都有 17,000 人死亡,兩邊都沒有得到好處。

伊朗改變戰術
此前,伊朗人在戰場上的人數超過了伊拉克人,但伊拉克擴大了他們的軍事編制(奉行全面
戰爭政策),到 1984 年,軍隊規模相等。到 1986 年,伊拉克的士兵人數是伊朗的兩倍。到
1988 年,伊拉克擁有 100 萬士兵,使其成為世界第四大軍隊。他們的一些裝備,例如坦克
,在數量上以五比一的比例超過了伊朗人。然而,伊朗指揮官在戰術上的指揮技巧更加熟練。

在黎明行動之後,伊朗試圖改變戰術。面對伊拉克不斷加強的縱深防禦,以及增加的軍備和
人力,伊朗已經不能再依靠簡單的人海戰術。伊朗的進攻戰術變得更加複雜,主要是使用輕
步兵的廣泛機動戰。 伊朗頻繁發動規模較小的攻勢,以緩慢取得進展並耗盡伊拉克人的力量
。除了製造反政府叛亂(他們在庫爾德斯坦取得了成功,但在伊拉克南部沒有取得成功)之
外,他們還想在武器和戰爭動員上,來驅使伊拉克陷入經濟衰退,並讓他們流血來耗盡較少
的人口。 伊朗也在可能的情況下用重型武器和更好的計劃支持他們的攻擊(儘管戰鬥的主力
仍然落在步兵身上)。隨著戰術的改進,陸軍和革命衛隊合作得更好。 人海攻擊變得不那麼
頻繁了(儘管仍在使用)。 為抵消伊拉克在縱深防禦、固定陣地和重型火力方面的優勢,伊
朗將重點放在伊拉克人無法使用重武器的地區,如沼澤、山谷和山脈,並頻繁使用滲透戰術。

伊朗開始訓練部隊進行滲透、巡邏、夜戰、沼澤戰和山地戰。 他們還開始在兩棲登陸戰中訓
練數千名革命衛隊的突擊隊員, 因為伊拉克南部是沼澤地,到處都是濕地。伊朗使用快艇穿
越伊拉克南部的沼澤和河流,並在對岸登陸,他們在那裡挖掘陣地並架設橫跨河流和濕地的
浮橋,讓重型部隊和補給品通過。伊朗還學會了整合外國游擊隊作為其軍事行動的一部分。
在北部戰線,伊朗開始與庫爾德游擊隊 Peshmerga(敢死軍)進行大量合作。 伊朗的軍事顧問
將庫爾德人組織成有12 個游擊隊員的突襲小隊,這些游擊隊將襲擊伊拉克的指揮所、部隊、
基礎設施(包括道路和補給線)和政府大樓。 基爾庫克的煉油廠成為最受歡迎的目標,經常
被敢死軍自製的火箭擊中。

馬薩斯(沼澤)戰役
到 1984 年,伊朗地面部隊已經重組完成,革命衛隊開始發動凱力霸(Kheibar)行動,時間為
2 月 24 日至 3 月 19 日。1984 年 2 月 15 日,伊朗人發動攻擊,攻擊重心在伊拉克第二軍
的前線中部:250,000 名伊拉克人面對 250,000 名伊朗人。 這次攻勢的目標是奪取巴士拉-
巴格達的高速公路,以切斷巴士拉與巴格達的聯繫,最終目標是襲擊巴士拉市。伊拉克最高
統帥部認為巴士拉上方的沼澤地是進攻的天然屏障,所以並沒有對巴士拉進行增援。沼澤地
同時也抵消了伊拉克在裝甲方面的優勢,不過吸收了伊朗大砲和炸彈效力。 在襲擊之前,伊
朗突擊隊員先乘坐直升機降落在伊拉克防線後方並摧毀伊拉克大砲。伊朗在主要攻勢前發動
了兩次的初步攻擊,黎明行動 5 和黎明 6行動。伊朗人試圖佔領伊拉克的庫特伊馬拉(Kut
al-Imara)並切斷連接巴格達和巴士拉的高速公路,這將阻礙伊拉克補給和防禦的能力。伊朗
軍隊在一次突襲中乘坐摩托艇過河,但距離高速公路僅 24 公里(15 英里)時停止。

凱力霸行動於 2 月 24 日開始,伊朗步兵使用摩托艇和運輸直升機進行兩棲攻擊,越過哈維則
(Hawizeh)沼澤。 伊朗人通過直升機將部隊登陸到重要的產油地馬傑努島(Majnoon)並切斷阿
瑪雷(Amareh)和巴士拉之間的通訊線路。然後他們繼續向古爾納(Qurna)進攻。 到 2 月 27 日
,他們已經佔領了該島,但伊朗空軍遭受了災難性的直升機損失。那天,運送革命衛隊的大量
伊朗直升機被伊拉克戰鬥機(米格、幻影和蘇霍伊斯Su)攔截。在本質上是一次空中屠殺中,
伊拉克噴氣式飛機擊落了 50 架伊朗直升機中的 49 架。 地面(沼澤)戰鬥發生在超過 2 m (6.6
ft) 深的水域。伊拉克在水中鋪設了帶電電纜,電擊了許多伊朗軍隊士兵,然後在國家電視台
的節目中展示​​他們的屍體。

到 2 月 29 日,伊朗人已到達古爾納郊區,並逼近巴格達-巴士拉高速公路。 他們衝出沼澤地
帶到達開闊地帶,在那裡他們面對著伊拉克常規武器,包括大砲、坦克、空中力量和芥子氣。
1200名伊朗士兵在伊拉克的反擊中喪生。伊朗人撤回到沼澤地,儘管他們仍然佔領著馬傑努
島。

馬薩斯之戰緩和了伊拉克自 2 月 15 日以來一直處於緊張的防禦狀態;他們因使用化學武器
和縱深防禦緩了伊朗的攻擊,在縱深防禦使用分層防禦:即使伊朗人突破了第一道防線,但
由於攻擊者的精疲力竭和損失慘重,他們通常無法突破第二道防線。 伊拉克還依賴Mi-24 直
升機在沼澤地“獵殺”伊朗軍隊,至少有20,000伊朗人在沼澤地戰鬥中喪生。而伊朗則將沼澤
用作未來攻擊/滲透的跳板。

戰爭爆發四年,伊朗的人員死亡為 170,000 人,340,000 人受傷。伊拉克戰鬥死亡人數估計
為 80,000 人, 150,000 人受傷。

"坦克戰爭"和"城市戰爭"
由於無法對伊朗發動大規模的地面攻擊,伊拉克利擴大規模的空軍對伊朗的航運、經濟目標
和城市進行戰略轟炸,以破壞伊朗的經濟和士氣。 伊拉克還想挑釁伊朗做一些事情,讓超級
大國直接捲入兩伊戰爭。

船運的攻擊
所謂的“油輪戰​​爭”始於1984年初,伊拉克襲擊哈爾格(Kharg)島的石油碼頭和油輪。伊拉克
襲擊伊朗航運的目的是激起伊朗人採取極端措施進行報復,例如關閉霍爾木茲(Hormuz)海峽
,禁止所有海上交通,從而帶來美國的干預;如果霍爾木茲海峽被關閉,美國曾多次威脅要
進行干預。 不過,伊朗人將報復性攻擊限制在伊拉克航運上,讓海峽對一般船隻開放通行。


伊拉克宣布,所有進出波斯灣北部地區的伊朗港口的船隻都將受到攻擊。他們使用 F-1 幻象
、超級軍旗攻擊機(Super Etendard)、米格23(Mig-23)、蘇愷-20/22(Su-20/22)和超級黃蜂
(Super Frelon)直升機,配備飛魚(Exocet)反艦導彈以及蘇聯製造的空對地導彈來加強他們的
威脅。伊拉克多次轟炸伊朗位於哈爾格島的主要石油出口設施,造成越來越嚴重的破壞。作
為對這些襲擊的第一反應,伊朗於 1984 年 5 月 13 日在巴林附近襲擊了一艘載有伊拉克石
油的科威特油輪,並於 5 月 16 日在沙特水域襲擊了一艘沙特油輪。由於伊拉克在戰爭期間
成為內陸國家,他們不得不依賴阿拉伯盟友,主要是利用科威特港口來運輸石油。伊朗襲擊
了在科威特停泊,運送伊拉克石油的油輪,後來又襲擊了任何支持伊拉克的波斯灣國家的油
輪。此後,在波斯灣對非戰鬥國家船隻的襲擊急劇增加,兩國都攻擊中立國的油輪和商船,
試圖剝奪對手的貿易機會。 伊朗對沙特航運的襲擊,導致沙特 F-15 於 1984 年 6 月 5 日擊
落了兩架伊朗 F-4 Phantom II 戰鬥機。

然而,空襲和小船襲擊對波斯灣國家的經濟幾乎沒有損害,伊朗將其航運港口轉移到霍爾木
茲海峽的拉拉克(Larak)島。

伊朗海軍對伊拉克實施海上封鎖,它使用英國製造的護衛艦,攔截和檢查任何懷疑與伊拉克
進行貿易的船隻。伊朗海軍的行動幾乎不受限制,因為伊拉克飛行員沒有受過打擊海軍目標
的訓練。一些伊朗軍艦用艦對艦導彈攻擊油輪,而另一些則使用雷達引導的陸基反艦導彈瞄
準目標。 伊朗開始依賴新的革命衛隊海軍,革命衛隊海軍使用裝有火箭發射器和重機槍的
塔雷格快艇。這些快艇會對油輪發動突然襲擊並造成重大損失。伊朗還使用 F-4 Phantom II
戰鬥機和直升機向油輪發射 Maverick 導彈和無導引火箭。

1987 年 5 月 17 日,一艘美國海軍艦艇斯塔克(Stark)號被伊拉克 F-1幻象(Mirage)飛機發射
的兩枚飛魚(Exocet)反艦導彈擊中。 伊拉克飛機在斯塔克向飛機發出例行無線電警告時,發
射了導彈。 美軍的護衛艦沒有用雷達探測到導彈,只有在導彈襲擊前幾分鐘,才由目視瞭望
員發出警告。兩枚導彈都擊中了這艘船,其中一枚在船員艙內爆炸,炸死 37 名水手,炸傷
21 人。

英國勞氏 (Lloyd's of London)保險公司估計,油輪戰爭造成 546 艘商船受損,約 430 名平民
船員喪生。大部分襲擊是伊拉克針對伊朗水域的船隻發起的,伊拉克人發動的襲擊是伊朗人
的三倍。但伊朗快艇襲擊科威特航運,導致科威特於 1 日正式向外國列強請願。 1986 年 11
月開始保護科威特航運。蘇聯同意從 1987 年開始租用油輪,而美國海軍則在 1987 年 3 月
7 日的“真誠意志行動”中,為改懸掛美國國旗的外國油輪提供保護。毫無疑問的,運往伊朗的
中立油輪沒有受到“真誠意志行動”的保護,導致外國油輪對伊朗的運輸減少,因為它們會冒著
被伊拉克空襲的風險。伊朗指責美國幫助伊拉克。

在戰爭期間,伊朗襲擊了兩艘蘇聯商船。

諾克·耐維斯號是一艘超級油輪,在將伊朗原油運出波斯灣時,被伊拉克飛魚導彈擊中。

城市攻擊
與此同時,伊拉克空軍也開始對伊朗城市進行戰略轟炸。雖然伊拉克從戰爭伊始就多次用飛機
和導彈對邊境城市發動襲擊,並對伊朗主要城市進行零星襲擊。不過伊拉克在戰爭期間有進行
系統性的戰略轟炸。這被稱為“城市之戰”。在蘇聯和西方的幫助下,伊拉克的空軍得到了重建
和擴大。相反的,由於制裁和缺乏備件,伊朗嚴重削減了空軍行動。伊拉克使用 Tu-22 Blinder
和 Tu-16 Badger 戰略轟炸機,對包括德黑蘭在內的伊朗城市,進行遠程高速襲擊。 而戰鬥轟
炸機如 Mig-25 Foxbat 和 Su-22 Fitter 則被用來對付更小或更短距離的目標,以及護送戰略轟炸
機。 伊朗的平民和工業目標遭到襲擊,定期的、成功的戰略轟炸都會造成經濟損失。

作為回應,伊朗人部署了他們的 F-4 Phantom 來對抗伊拉克人,最終他們也部署了 F-14。到
1986年,伊朗還大力擴展了防空網絡,以減輕空軍的壓力。到戰爭後期,伊拉克的襲擊主要包
括不分青紅皂白的導彈襲擊,減少轟炸機空襲,僅用於更重要的目標。從 1987 年開始,薩達
姆還下令對伊朗的平民目標進行幾次化學襲擊,例如薩達什特(Sardasht)鎮。

伊朗也對伊拉克發動了幾次報復性空襲,同時砲擊巴士拉等邊境城市。伊朗還從利比亞購買了
一些飛毛腿導彈,並向巴格達發射。這些也給伊拉克造成了損害。

1984 年 2 月 7 日,在第一次城市戰爭期間,薩達姆命令他的空軍攻擊伊朗的 11 個城市;轟
炸於 1984 年 2 月 22 日停止。雖然薩達姆的襲擊意圖是打擊伊朗並迫使他們進行談判,但攻
擊的收效甚微,伊朗迅速修復了損失。此外,伊拉克空軍因為這次空襲而損失慘重,伊朗進行
了反擊,擊中了巴格達和伊拉克其他城市。這次被稱為第一次“城市戰爭”。據估計,僅在 2 月
份的襲擊中就有 1,200 名伊朗平民喪生。在整個戰爭過程中,有五次這樣的主要攻擊,還有多
個次要攻擊。雖然德黑蘭、大不里士 Tabriz、庫姆 Qom、伊斯法罕Isfahan和設拉子 Shiraz等
內陸城市遭到多次襲擊,但伊朗西部城市遭受的打擊最大。

1984年的戰略狀況
到1984年,伊朗的損失估計為30萬士兵,而伊拉克的損失估計為15萬。 外國分析人士一致認
為,伊朗和伊拉克都沒有正確使用他們的現代裝備,雙方都沒有進行完整的軍事現代化以贏得
戰爭。雙方還因為技術人員無法進行維修而放棄了戰場上的設備。伊朗和伊拉克在戰場上幾乎
沒有內部協調(缺乏聯合作戰的協調),在許多情況下,部隊只能靠自己作戰。結果,到 1984
年底,戰爭陷入了僵局。伊朗在 1984 年 10 月 18 日至 25 日發起了一次有限的進攻(黎明 7
號),他們重新奪回了伊朗城市梅赫蘭 (Mehran) ,這個從戰爭一開始就被伊拉克人佔領的城
市。

1985-86 攻勢和撤退
1985 年,伊拉克武裝部隊得到了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其他波斯灣國家的財政支持,並從蘇
聯、中國和法國購買了大量武器。自 1980 年初以來伊拉克採取戰略守勢,這一年,薩達姆
發動了新的攻勢。

1986 年 1 月 6 日,伊拉克人發動了一次攻勢,企圖奪回馬傑努島。然而,他們很快陷入了與
200,000 名伊朗步兵和伊朗兩棲師的僵局。 然而,伊拉克人設法在該島的南部站穩了腳跟。

伊拉克還在 3 月 12 日至 14 日期間進行了另一場“城市戰爭”,擊中了包括德黑蘭在內的 30 多
個城鎮的 158 個目標。作為回應,伊朗首次發射了從利比亞購買的 14 枚飛毛腿導彈。 8 月,
伊拉克發動了更多空襲,造成數百名平民傷亡。伊拉克在伊朗水域繼續對伊朗和中立的油輪發
動襲擊,伊拉克使用法國購買的超級軍旗 和幻象F-1 噴氣式飛機以及配備飛魚導彈的超級大黃
蜂直升機進行了 150 次空襲。

巴德爾行動
伊拉克人於 1985 年 1 月 28 日再次發動襲擊;他們被擊退了,伊朗人於 1985 年 3 月 11 日
進行了報復,對巴格達-巴士拉高速公路進行了一次重大攻勢(1985 年進行的少數重大攻勢
之一),代號為巴德爾行動(巴德爾戰役;是伊斯蘭教的真主~穆罕默德在麥加的決定性軍
事勝利)。霍梅尼敦促伊朗人,宣稱:
我們相信,薩達姆希望讓伊斯蘭教回歸到褻瀆真主和多神教……如果美國取得勝利……並讓薩
達姆獲勝,那麼伊斯蘭教將受到長時間無法抬頭的打擊......問題是伊斯蘭教與褻瀆真主的問
題,不光是伊朗與伊拉克的問題。

該行動類似於凱力霸行動,但它調用了更多的資源。伊朗動用了 100,000 名士兵,另有 6萬
名預備役士兵。他們評估了沼澤地形,繪製了可以讓坦克登陸的點,並在沼澤上建造了浮橋
。巴斯基部隊還配備了反坦克武器。

伊朗兇猛的進攻衝破了伊拉克的防線。革命衛隊在坦克和大砲的支援下,於 3 月 14 日突破
了古爾納北部。同一天晚上,3,000 名伊朗軍隊到達並使用浮橋越過底格里斯河,並佔領了
巴格達-巴士拉 6 號公路的一部分,這樣的成果是他們在黎明 5 和 6 行動中未能實現的。

作為回應,薩達姆對高速公路沿線的伊朗陣地發動化學攻擊,並發動了上述第二次“城市戰
爭”,對包括德黑蘭在內的 20 至 30 個伊朗人口中心進行了空中和導彈攻擊。 在蘇丹哈希
姆·艾哈邁德·泰(Hashim Ahmad al-Tai)將軍和賈馬爾·扎農(Jamal Zanoun) 將軍(都被認為
是伊拉克最有技巧的指揮官之一)的領導下,伊拉克人對伊朗陣地發動了空襲並將其壓制。
然後他們使用機械化步兵和重型火砲發動鉗形攻擊。 除了使用化學武器,伊拉克人還用特
製的管線從底格里斯河輸送水來淹沒伊朗的戰壕。

伊朗人在受到直升機襲擊的同時撤回到霍維澤沼澤,高速公路被伊拉克人奪回。 巴德爾行
動導致 10,000-12,000 名伊拉克人傷亡和 15,000 名伊朗人傷亡。

1986年初的戰略態勢
早些年人海攻勢的失敗促使伊朗在陸軍和革命衛隊之間,建立了更好的工作關係,並將革命
衛隊造成一支更常規的戰鬥部隊。為了打擊伊拉克使用化學武器,伊朗開始生產解毒劑。 他
們還製造並部署了自己的自製無人機莫哈耶一號(Mohajer 1),它配備了 具 RPG-7 來發動攻
擊。它們主要用於觀察,估計被使用超過 700 架次。

在 1986 年剩下的時間裡,一直到 1988 年春天,伊朗空軍的防空效率有所提高,武器得到
修復或更換,並使用了新的戰術方法。例如,伊朗人會鬆散地整合他們的 SAM 站點和攔截
器,以創建“殺戮場”,這些殺戮場讓伊拉克損失數十架飛機(西方報導稱伊朗空軍使用 F-
14 作為“迷你預警機”)。伊拉克空軍的反應是提高裝備的等級,包括現代電子對抗吊艙、
箔條和信號彈等誘餌,以及反輻射導彈(打擊雷達站)。 由於上次城市戰爭,造成飛機損失
慘重,伊拉克減少了對伊朗城市的空襲。相反,他們發射飛毛腿導彈,伊朗人無法阻止。
由於飛毛腿導彈的射程太短而無法到達德黑蘭,他們在東德工程師的幫助下將其改裝為侯
賽因導彈,將飛毛腿導彈切開再重新連接,以增加射程。伊朗則使用自己的飛毛腿導彈對
這些襲擊作出回應。

對比伊拉克的廣泛外國援助,伊朗的攻擊受到武器短缺的嚴重阻礙,尤其是重型武器,因為
戰爭期間損失了大量武器。伊朗仍然設法維持了 1,000 輛坦克(通常是通過俘獲伊拉克的坦
克)和額外的大砲,但許多需要維修才能投入使用。伊朗設法從各種來源採購備件,幫助他
們恢復一些武器。他們秘密進口了一些武器,例如 RBS-70 步兵防空飛彈(瑞典制)。 作為美
國支持伊拉克的一個例外,為了換取對伊朗的影響力,希望釋放在黎巴嫩的西方人質,美國
秘密向伊朗出售了一些有限的軍事物資(在阿亞圖拉拉夫桑賈尼(曾任伊朗總統)的戰後採訪
中,他表示,在此期間內,伊朗攻勢取得了成功,美國雖然在短時間內支持伊朗,不久之後
又開始幫助伊拉克)。伊朗也設法獲得了一些先進的武器,例如反坦克陶(拖,TOW)式導彈
,其效果優於火箭榴彈。伊朗後來以逆向工程並自己生產了這些武器。這些有助於提高伊朗
攻勢的效力,儘管它並並沒有減少伊朗襲擊的人力員成本。

法奧(al-Faw)半島的第一次戰役
1986年2月10日至11日晚上,伊朗人發動黎明8號行動,由5個師和革命衛隊和巴斯基共3
萬名士兵分兩路推進,以佔領法奧(Al Faw)半島和烏姆卡斯爾(Umm Qasr)的伊拉克的主要目
標。 伊朗先對巴士拉佯攻。同時,一支兩棲部隊登陸在半島的足部。 抵抗的伊拉克人民軍
隊缺乏訓練,很快的逃跑,伊朗軍隊在阿拉伯河上架浮橋,讓30,000部隊沿途向北攻擊,幾
乎無人反抗,僅經過24小時的戰鬥就佔領了法奧半島。伊朗軍隊並在法奧半島建立了防禦工
事。

法奧半島的突然淪陷讓伊拉克人大吃一驚,因為他們認為伊朗人不可能穿越阿拉伯河。 1986
年 2 月 12 日,伊拉克人開始反攻以奪回法奧,但在經過一周的激烈戰鬥後以失敗告終。1986
年 2 月 24 日,薩達姆派遣他最好的指揮官之一馬赫·阿卜杜勒·拉希德(Maher Abd al-Rashid)
將軍和共和國衛隊開始新的攻勢,以奪回法奧。 新一輪的激烈戰鬥開始了。然而,他們的嘗
試再次以失敗告終,損失了許多坦克和飛機:伊拉克的第 15 機械化師幾乎完全被殲滅。法奧
的被俘虜和伊拉克反攻的失敗,打擊了復興黨政權的威信,使海灣國家擔心伊朗可能贏得戰爭
。科威特尤其感到被威脅,因為伊朗軍隊距離只有 16 公里(9.9 英里),因此科威特增加了
對伊拉克的支持。

1986 年 3 月,伊朗人試圖奪取烏姆卡斯爾來擴張他們的成功,若佔領這個城鎮,這將徹底
將伊拉克與海灣地區分開,因為伊朗軍隊部署可以與科威特的邊界上。然而,由於伊朗缺乏
裝甲武力,進攻失敗了。 此次戰役共有 17,000 名伊拉克人和 30,000 名伊朗人傷亡。第一次
法奧戰役於 3 月結束,但該半島的激烈戰鬥一直持續到 1988 年,雙方都無法趕走對方。這
場戰斗在半島的沼澤部分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塹壕式的僵局。

邁赫蘭(Mehran)戰役
在伊朗佔領俘虜法奧之後,薩達姆立即宣布對伊朗發動新的攻勢,旨在深入該國。 伊朗邊境
城市邁赫蘭,位於扎格羅斯(Zagros)山脈腳下,被選中作為第一個目標。 5 月 15 日至 19 日
,伊拉克陸軍第二軍在武裝直升機的支援下襲擊並佔領了這座城市。薩達姆隨後提議伊朗人
用梅赫蘭交換法奧。伊朗人拒絕了這個提議。伊拉克隨後繼續發動襲擊,試圖更深入伊朗境
內。然而,伊拉克的襲擊很快被伊朗的 AH-1 眼鏡蛇直升機用拖(陶)式導彈擊退,摧毀了許多
伊拉克坦克和車輛。

伊朗人在梅赫蘭周圍的高地重新部署了他們的軍隊。 6 月 30 日,他們使用山地戰戰術發動
進攻,於 7 月 3 日奪回了這座城市。薩達姆命令共和國衛隊於 7 月 4 日重新奪回這座城市
,但他們的進攻失敗。伊拉克損失慘重,甚至可以讓伊朗人佔領伊拉克境內的領土,這次的
戰役消耗了伊拉克軍隊,足以阻止他們在接下來的兩年內發動重大攻勢。伊拉克在法奧和梅
赫蘭的失敗,嚴重打擊了伊拉克復興黨政權的聲望,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大國更加堅定支持
,防止伊拉克發生更大的損失。

1986年末的戰略態勢
在國際觀察家看來,到 1986 年底,伊朗在戰爭中佔了上風。 在北部戰線,伊朗人在庫爾德
戰士的幫助下,開始向蘇萊曼尼亞(Sulaymaniyah)市發動攻擊,這讓伊拉克人措手不及。在
被化學和伊拉克ˋ軍隊阻止之前,他們前進到距離城市 16 公里(9.9 英里)的範圍內。伊朗軍
隊也到達了距離巴格達僅 113 公里(70 英里)的梅馬克山(Meimak)。 伊拉克設法遏制了伊
朗在南部的攻勢,但面臨著嚴重的壓力,因為伊朗人正在慢慢壓倒他們。

作為回應,伊拉克發動了另一場“城市戰爭”。在一次襲擊中,德黑蘭的主要煉油廠被擊中,在
另一次襲擊中,伊拉克損壞了伊朗的阿薩達巴德(Asadabad)的衛星天線,使伊朗的海外電話和
電傳(傳真)服務中斷了近兩週。平民區也遭到襲擊,造成多人傷亡。伊拉克繼續通過空中攻擊
油輪。 伊朗的回應是發射飛毛腿導彈並對伊拉克目標進行空襲。

伊拉克繼續攻擊哈格島以及油輪和設施。伊朗創建了一個由 20 艘油輪組成的油輪捷運式服務
,先將石油從哈爾格運送到拉拉克島(由伊朗戰鬥機護航)。一旦轉移到拉拉克後,石油轉移到
遠洋油輪(通常是中立國的)。他們還重建了被伊拉克空襲損壞的石油碼頭,並將航運轉移到
拉拉克島,也同時襲擊了運送伊拉克石油的外國油輪(因為伊朗通過佔領法奧半島,阻止了伊
拉克進入公海)。到目前為止,他們幾乎總是使用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的武裝快艇,攻擊許多
油輪。 油輪戰爭急劇升級,1986 年襲擊事件幾乎翻了一倍(大部分是伊拉克發動的)。伊拉
克獲得了沙特政府的許可,可以使用其領空攻擊拉拉克島,但由於距離較遠,那裡的襲擊不那
麼頻繁。海灣地區不斷升級的油輪戰爭成為外國列強(尤其是美國)日益關注的問題。

1986 年 4 月,阿亞圖拉霍梅尼 (Ayatollah Khomeini) 發布教令,宣布必須在 1987 年 3 月之
前贏得戰爭。伊朗人加大了招募士兵的力度,招募了 650,000 名志願者。 陸軍和革命衛隊之
間的相互敵意再次出現,陸軍想使用更精細、更有限的軍事攻擊,而革命衛隊則想進行重大攻
勢。伊朗對成功充滿信心,開始計劃他們在戰爭中最大規模的進攻,他們稱之為“最後的進攻”。

伊拉克的動態防禦戰略
面對最近在法奧和邁赫蘭的失敗,伊拉克似乎正在輸掉這場戰爭。伊拉克將軍們也被薩達姆的
干涉激怒,威脅要對複興黨進行全面兵變,除非他們被允許自由開展行動。薩達姆(在他的職業
生涯中為數不多的一次屈服)屈服於他的將軍的要求。到目前為止,伊拉克的戰略是撐過伊朗的
襲擊。然而,在法奧的失敗後,薩達姆宣布戰略轉為 Al-Defa al-Mutaharakha(動態防禦),並
宣布所有平民都必須參與戰爭。大學關閉,所有男學生都應徵入伍。平民被指示清除沼澤地以
防止伊朗兩棲滲透並幫助建立固定防禦的陣地。

政府通過招募許多人,作為複興黨的黨員,將什葉派融入戰爭。為了平衡伊朗人的宗教熱情並
獲得虔誠教徒的支持,儘管伊拉克是由一個世俗政權統治的,但這個政權也開始進行宗教和表
面行為上的伊斯蘭化。薩達姆祈禱和前往聖地朝聖的場,,在國營電視台上變得很常見。雖然
伊拉克在整個戰爭期間士氣低落,但對法奧的失陷還是激起了愛國熱情,因為伊拉克人害怕伊
朗入侵。 薩達姆還招募了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志願者加入共和國衛隊,並獲得了很多西方國家的
技術支持。 雖然伊拉克的軍事力量在最近的戰鬥中已經耗盡,但通過大量外國採購和支持,他
們能夠在 1988 年之前將軍隊擴大到更大的規模。

與此同時,薩達姆下令發動種族滅絕的安法爾(al-Anfal)戰役,試圖消滅與伊朗結盟的庫爾德族
抵抗運動。結果是數十萬伊拉克庫爾德族人死亡,庫爾德族的村莊、城鎮和城市遭到破壞。

伊拉克開始嘗試完善其機動戰術。伊拉克人優先開始軍隊的專業化。 1986年之前,伊拉克徵兵
制的正規軍和志願的伊拉克人民軍,在戰爭中進行了大部分行動,但收效甚微。共和國衛隊以前
是精英禁衛軍,後來擴大為志願軍,並由伊拉克最優秀的將軍組成。對國家的忠誠不再是加入的
首要條件。戰後,由於薩達姆的偏執,共和國衛隊的前任職責又被轉移到一個新的單位,即特別
共和國衛隊。伊拉克在西部沙漠建立完整規模的伊朗地形模擬,也進行戰爭模擬演習,在整整一
年的過程中不斷重複,直到所涉及的部隊完全記住他們的攻擊。 伊拉克大規模建立軍隊,最終擁
有世界第四大的軍隊,希望通過龐大的規模壓倒伊朗人。

1987-88 趨向停火
與此同時,伊朗繼續進攻,而伊拉克人正在計劃他們的襲擊。 1987 年,伊朗人在伊拉克北部和
南部重新發動了一系列重大的人海攻勢。伊拉克人用 5 個環形陣地精心防禦巴士拉,也開發了阿
拉伯河等天然水道,設置了魚湖和賈西姆河等人工水道,和土堤。魚湖是一個巨大的湖泊,裡面
佈滿了地雷、水下帶刺鐵絲網、電極和傳感器。在每條水道和防線後面都有雷達製導的大砲、對
地攻擊機和直升機,它們都能夠發射毒氣或常規彈藥。

伊朗的戰略是穿透伊拉克的防禦,並包圍巴士拉,將這座城市和法奧半島與伊拉克其他地區隔離
開來。伊朗計劃進行三次襲擊:在巴士拉附近進行一次牽制性攻擊、主要進攻和另一次使用伊朗
坦克在北部進行牽制性攻擊,希望ˋ先從巴士拉轉移伊拉克的重型裝甲。為了這些戰鬥,伊朗通過
招募許多新的巴斯基和革命衛隊志願者重新擴大了他們的軍隊。 伊朗總共派出 150,000-200,000
名士兵參加戰鬥。

卡爾巴拉(Karbala)行動

卡爾巴拉-4行動
1986 年 12 月 25 日,伊朗發動了 卡爾巴拉-4 行動(公元680年10月10日發生於巴格達西南的
卡爾巴拉,穆罕默德的外孫、什葉派領袖海珊·本·阿里率領自己的支持者對抗前來鎮壓的倭馬亞
王朝葉齊德一世的大軍。最終前者全軍覆沒,阿里之子海珊陣亡。)。根據伊拉克將軍拉阿德·
哈姆達尼(Ra'ad al-Hamdani)的說法,這是一次牽制攻擊。伊朗人在阿拉伯河的烏姆賴薩斯島
(Umm al-Rassas)發動了兩棲攻擊。然後他們建立了一座浮橋並繼續進攻,最終以代價高昂的成
功奪取了該島,但未能進一步推進;伊朗人有 60,000 人傷亡,而伊拉克人則有 9,500 人。伊拉
克指揮官誇大了伊朗的損失,並以為伊朗對巴士拉的主要攻擊已被完全擊敗,伊朗人需要六個月
的時間才能恢復。當伊朗的主要攻擊,卡爾巴拉-5行動開始時,許多伊拉克軍隊正在休假。


卡爾巴拉-5行動
巴士拉圍城戰,代號為“卡爾巴拉-5”行動(波斯語:عملیات کربلای ۵),是伊朗在 1987 年初為
奪取伊拉克港口城市巴士拉而進行的一次進攻性行動。巨大傷亡和惡劣的戰場條件,是戰爭中
最大的一場戰役,也是兩伊戰爭結束的開始。 伊朗軍隊越過邊界並佔領巴士拉省東部,但行動
以僵局告終。

卡爾巴拉-6行動
在卡爾巴拉5號行動的同時,伊朗還在中部地區的卡斯爾希林(Qasr-e Shirin)對伊拉克人發動了
卡爾巴拉6號行動,以防止伊拉克人迅速轉移部隊來防禦卡爾巴拉5號襲擊。這次襲擊是由巴斯
基步兵和革命衛隊的第 31 阿修羅師和陸軍第 77 呼羅珊裝甲師進行的。 巴斯基步兵襲擊了伊
拉克防線,迫使伊拉克步兵撤退。伊拉克的裝甲反擊以鉗形運動包圍了巴斯基,但伊朗坦克師
發動了攻勢,打破了包圍圈。伊拉克使用了大規模化學武器襲擊,最終阻止了伊朗的前進。

伊朗的戰爭疲勞
卡爾巴拉-5 行動對伊朗的軍事和士氣造成了嚴重打擊。 在外國觀察家看來,伊朗似乎在繼續
增強實力。到 1988 年,伊朗在許多領域已經實現了自給自足,例如反坦克 TOW 導彈、飛毛
腿彈道導彈(Shahab-1)、蠶式(Silkworm)反艦導彈、奧加卜(Oghab) 戰術火箭,並為自己的
武器生產備件。伊朗還通過走私地對空導彈改進了其防空系統。 伊朗甚至生產無人機和皮拉
圖斯 PC-7 螺旋槳飛機用於觀察。伊朗的火砲庫存也增加了一倍,並且在彈藥和小型武器的製
造方面實現了自給自足。

雖然對外國觀察者說並不明顯,但伊朗公眾對戰爭越來越覺得厭倦和幻想破滅,在 1987-88
年參加戰鬥的志願者相對較少。由於伊朗戰爭依賴民眾動員,他們的軍事實力實際上有所下降
,伊朗在卡爾巴拉5號之後就無法發動任何重大攻勢。結果,自1982年以來,戰鬥的動能首次
轉向正規軍。由於正規軍是以徵兵為基礎的,這使得戰爭更加不受歡迎。許多伊朗人開始試圖
逃避兵役。在 1985 年 5 月,伊朗全國 74 個城市發生了反戰示威,但被統治政權鎮壓,也導
致一些抗議者被槍殺。 到 1987 年,躲避徵兵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革命衛隊和警察
甚至在整個城市設置路障,以抓捕那些試圖逃避徵兵的人。其他人,具民族主義情懷和宗教人
士、神職人員和革命衛隊,則希望繼續戰爭。

領導層承認戰爭處於膠著狀態,並開始相應地進行計劃。他們不再計劃所謂的“最後的進攻”。
最高國防委員會主席哈希米·拉夫桑賈尼(Hashemi Rafsanjani)在新聞發布會上宣佈人海攻擊
結束。 革命衛隊負責人莫森·雷扎伊(Mohsen Rezaee)宣布,伊朗將只專注於有限的襲擊和滲透
攻擊,同時武裝和支持伊拉克境內的反對派團體。

在伊朗國內,制裁、油價下跌以及伊拉克對伊朗石油設施和航運的襲擊,對經濟造成了沉重打
擊。雖然襲擊本身並不像一些分析家認為的那樣具有破壞性,但美國領導的“認真意志行動”
(保護了伊拉克和盟軍的油輪,但不保護伊朗的油輪)導致許多中立國家停止與伊朗進行貿易
,因為保險費用的增加和擔心空襲。伊朗石油和非石油出口下降了 55%,到 1987 年通貨膨脹
率達到 50%,失業率飆升。與此同時,伊拉克正經歷著沉重的債務壓力和工人短缺,這促使
伊拉克的領導層也想迅速結束戰爭。

1987年末的戰略態勢
到 1987 年底,伊拉克擁有 5,550 輛坦克(與伊朗的戰車數量比為 6 比 1)和 900 架戰鬥機
(與伊朗的飛機數量比為 10 比 1)。 在卡爾巴拉-5 行動之後,伊拉克只剩下 100 名合格
的戰鬥機飛行員;因此,伊拉克開始花錢從比利時、南非、巴基斯坦、東德和蘇聯等國家招
募外國飛行員。 也通過招募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志願者,來補充軍隊來人力。伊拉克在化學武
器和一些常規武器方面也實現了自給自足的能力,並從國外獲得了許多新裝備。外國支持,
使伊拉克繞過經濟困難和巨額債務,繼續戰爭並擴大軍隊規模。

當南部和中部戰線陷入僵局時,伊朗開始在敢死軍(庫爾德叛亂分子)的幫助下,集中精力
在伊拉克北部發動攻勢。伊朗人在庫爾德山區與敢死軍一起使用了半游擊戰術和滲透戰術。
在 4 月初的卡爾巴拉-9 行動中,伊朗佔領了蘇萊曼尼亞(Suleimaniya)附近的領土,引發了
嚴重的毒氣反擊。在 卡爾巴拉-10 行動期間,伊朗襲擊了同一地區,佔領了更多領土。在
納薩爾4(Nasr-4)行動期間,伊朗人包圍了蘇萊曼尼亞市,並在敢死軍的幫助下滲透伊拉克
境內140 多公里處,襲擊並威脅奪取富含石油的城市基爾庫克(Kirkuk)和其他北部油田。
納薩爾-4 被認為是伊朗在戰爭中最成功的個別行動,但伊朗軍隊無法鞏固戰果並繼續推進
;雖然這些進攻加上庫爾德起義削弱了伊拉克的力量,但北部的損失並不意味著伊拉克有
災難性的失敗。

7 月 20 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美國提出的第 598 號決議,該決議要求兩伊之間結束戰
鬥並恢復戰前邊界。 伊朗注意到該決議是第一個要求回到戰前邊界的決議,該決議要成立
一個委員會來確定侵略者和賠償。

1987年的空中和油輪戰爭
隨著地面上的僵局,空中/油輪戰爭在衝突中越來越重要用。伊朗空軍規模已經變得非常小
,儘管伊朗設法恢復了一些受損飛機的修復,但還是只有 20 架 F-4 幻影、20 架 F-5 虎式
和 15 架 F-14 雄貓能運行。伊朗空軍儘管曾經擁有精良的裝備,但缺乏足夠的裝備和人員
來支持,已經發展成消耗戰的戰爭,也無法主導對伊拉克的徹底進攻。 然而,伊拉克空軍
最初缺乏現代裝備和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在伊拉克軍方領導人的懇求下,薩達姆減少了對
日常作戰行動的政治影響,並將戰鬥行動留給了他的軍事將領。蘇聯開始向伊拉克提供更
先進的飛機和武器,而法國則改進了對飛行機組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訓,並不斷引入新的
方法來對抗伊朗的武器和戰術。伊拉克空軍逐漸佔有優勢。雖然如此,伊朗地面防空系統
仍然擊落了許多伊拉克飛機。

伊拉克的主要空中力量已轉向摧毀伊朗的(經濟)作戰能力(主要是波斯灣油田、油輪和哈
格島),從 1986 年底開始,伊拉克空軍全面打擊伊朗的經濟基礎設施。 到 1987 年底,
伊拉克空軍依靠美國的直接支持,對波斯灣深處的伊朗基礎設施和石油設施進行遠程作戰
。美國海軍艦艇跟踪並報告了伊朗航運和防禦的動向。在 1988 年 3 月 18 日伊拉克對哈
格島的大規模空襲中,伊拉克人摧毀了兩艘超級油輪,但伊朗 F-14 雄貓飛機上擊落了五
架伊拉克飛機,其中包括兩架圖波列夫 Tu-22B 和一架米高揚 MiG-25RB。美國海軍越來
越多地參與波斯灣的戰鬥,發起了針對伊朗的“認真意志和最佳機會”行動。

對油輪的襲擊仍在繼續。1987年前四個月,伊朗和伊拉克都頻繁發動襲擊。伊朗用革命
衛隊海軍快艇有效地發動了一場海上游擊戰,而伊拉克則用飛機發動攻擊。 1987 年,科
威特要求將油輪重新懸掛美國國旗。他們 3 月份這樣做了,美國海軍開始了“認真意志行
動”來護送油輪。認真意志行動的執行,保護運送到伊拉克/科威特石油的油輪,但運送到
伊朗的伊朗油輪和中立油輪將不受保護,這個行動使伊朗蒙受損失,並破壞伊朗與外國
的貿易,損害伊朗的利益。伊朗部署了蠶式導彈(中國製)來攻擊船隻,但實際上只發射了
幾枚。美國和伊朗都在爭奪海灣地區的影響力。為了阻止美國護航油輪,伊朗在一些地區
部屬水雷。美國為重新掛(美國)旗的油輪護航,但其中一艘在護航過程中被水雷損壞。怕
伊朗贏得公關勝利,美國加大了護旗力度。當伊朗在波斯灣部屬水雷後,他們用快艇的襲
擊減少,主要是襲擊在該地區航行的未懸掛國旗的油輪。

9 月 24 日,美國海豹突擊隊俘獲了伊朗布雷艦“Iran Ajr”,這對已經與世隔絕的伊朗人來
說是一場外交災難。伊朗此前試圖對使用水雷(維持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對外表示,伊朗
沒有部署水雷。但美國海軍的海豹突擊隊抓到並拍攝伊朗“Iran Ajr”布雷活動的大量證據。
10 月 8 日,美國海軍摧毀了四艘伊朗快艇,作為對伊朗蠶式導彈襲擊科威特油輪的回應,
另外發動了"敏捷弓箭手"行動,摧毀了波斯灣上的兩座伊朗石油鑽井平台。 在 11 月和 12
月期間,伊拉克空軍發起了摧毀胡齊斯坦省(Khuzestan)所有伊朗空軍基地和剩餘伊朗空軍
的行動。伊朗設法使用戰鬥機、高射砲和導彈擊落了 30 架伊拉克戰鬥機,讓伊朗空軍得
以倖存到戰爭結束。

6 月 28 日,伊拉克戰鬥轟炸機使用化學芥子氣毒氣炸彈,襲擊了邊境附近的伊朗城鎮薩
達什( Sardasht)。雖然之前,有許多城鎮遭到轟炸,對軍隊使用毒氣襲擊,但這是第一
次伊拉克人使用毒氣襲擊平民區。 該城鎮當時有 20,000 人口,其中有四分之一被燒毀和
受災,113 人立即喪生,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還有更多人死亡並遭受健康影響。薩達姆
下令發動襲擊是為了測試新開發的“含塵芥子氣”("dusty mustard" gas)的效果,這種氣體
被設計成比傳統芥子氣更加容易導致殘廢。雖然在伊朗以外鮮為人知(與後來的哈拉布賈
(Halabja)化學襲擊不同),但薩達什爆炸(以及未來的類似襲擊)對伊朗人民的心理產生
了巨大影響。

1988年伊拉克攻勢與聯合國停火
到 1988 年,隨著伊朗武器進口和志願者的減少,伊拉克準備對伊朗發動重大攻勢。
1988年2月,薩達姆開始了第五次也是最致命的“城市戰爭”。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伊拉
克向 37 個伊朗城市發射了 200 多枚海珊飛彈(al-Hussein,飛毛腿飛彈的伊拉克改良版)。
薩達姆還威脅要在他的導彈中使用化學武器,這導致德黑蘭 30% 的人口離開這座城市。
伊朗進行了報復,於 1988 年向伊拉克發射了至少 104 枚導彈並砲擊巴士拉。 此事件被
外媒戲稱為“飛毛腿決鬥”。 伊拉克總共向伊朗發射了 520 枚飛毛腿和海珊飛彈,而伊朗
則發射了 177 枚作為回報。 伊朗的回擊數量太少,不足以阻止伊拉克發動襲擊。 伊拉
克還加強了對哈格島和伊朗油輪的空襲。由於他們的油輪受到美國軍艦的保護,他們的
油輪航運幾乎沒有損失。此外,西方向伊拉克空軍提供激光制導的智能炸彈,使他們能
夠攻擊經濟性目標,同時避開伊朗的防空系統防禦。這些襲擊開始對伊朗的經濟和士氣
造成重大打擊,並造成許多人員傷亡。

伊朗的庫德斯坦行動
1988 年 3 月,伊朗人在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地區實施了黎明 10 號行動、貝特·穆卡達斯
2 號行動和紮法爾 7 號行動,目的是佔領為伊拉克提供大部分電力的杜坎湖的達爾班
迪汗(Darbandikhan)大壩和發電廠。伊朗希望佔領這些地區將為停火協議帶來更有利的
條件。這次滲透攻勢是與敢死軍一起進行的。伊朗空降突擊隊降落在伊拉克防線後面,
伊朗直升機用拖式TOW 導彈攻擊伊拉克坦克。伊拉克人措手不及,伊朗的 F-5E 虎式戰
鬥機甚至轟炸了基爾庫克煉油廠。 1988 年 3 月至 4 月,伊拉克因這些地區的失敗而處
決了多名軍官,其中包括賈法爾·薩德克(Colonel Jafar Sadeq)上校。伊朗人在庫爾德山
區使用滲透戰術,佔領了哈拉布賈鎮(Halabja),隨後向全省擴散。

根據中文基維百科的說明,
滲透戰術(英語:infiltration tactics;日語:浸透戦術/しんとうせんじゅつ)是指在戰爭
中,以小型獨立的輕步兵部隊前進到敵方的後部區域,繞過敵方的前線據點,並將敵人分
隔以供後續部隊使用重武器進行攻擊的作戰方式。在此種作戰中,士兵主動發現敵人的弱
點,選擇自己的路線、目標、時機和攻擊方式;這需要很高的技能和長期的訓練,並且需
要輔以特種裝備和武器。
這些步兵戰術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古典時代,當時該戰略被散兵和非正規軍使用,但僅作為
防禦或次要戰術。在此時期,決定性的戰場勝利是通過重步兵或重騎兵的突擊作戰取得的
,通常是集體進攻對手的主要力量。到現代戰爭初期,防禦火力的不斷加強使這種戰術的
成本越來越高。當塹壕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展到頂峰時,大多數此類攻擊都以失敗告
終。由經驗豐富的小隊士兵進行突襲,進行秘密行動成為了普遍使用的方法,而且常常獲
得成功。但這些都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滲透戰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發展緩慢,部分原因是將這些騷擾戰術
轉變為決定性的進攻學說。起初,只有特種部隊接受過這些戰術的訓練,以德意志帝國的
風暴突擊隊為代表。到二戰結束時,幾乎所有主要大國的正規地面部隊都接受過滲透戰術
訓練,並採用了各種形式的裝備。有些部隊專門從事這方面的活動,例如突擊隊、遠程偵
察巡邏隊、美國陸軍遊騎兵、空降兵和其他特種部隊和進行非正規戰爭的部隊。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種特種戰術,滲透戰術現在完全整合為現代機動作戰的標準
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小隊和分隊級別的基本火力和運動,因此該術語在今天幾乎沒有明
確的含義。滲透戰術在訓練有限的現代戰鬥中可能不是標準的,例如在民兵或短時徵募的
部隊中,或者在需要立即取得勝利的絕望攻擊中。二戰末期德國的國民擲彈兵部隊,以及
同一時期日本的萬歲衝鋒便是這樣的例子。

儘管伊朗人推進到杜坎湖的目視範圍內並俘獲了大約 1,040 平方公里(400 平方英里)的
土地,也俘虜和 4,000 名伊拉克軍隊。但由於伊拉克使用化學武器,進攻最後失敗了。伊
拉克人發動了最致命的化學武器。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發射了 700 枚化學砲彈,而其他砲兵
師各發射了 200-300 枚化學砲彈,在伊朗士兵的上空釋放出化學雲,造成 60% 的人員傷
亡,伊朗第 84 步兵師和第 55 步兵師尤其感受到了化學打擊的威力。伊拉克特種部隊(傘
兵師)隨後攔截了伊朗部隊的殘餘部分。 為了報復庫爾德人與伊朗人的合作,伊拉克對最近
被伊朗人佔領的哈拉布賈鎮的庫爾德平民發動了大規模毒氣襲擊,造成數千名平民死亡。
伊朗將外國記者空運到這座被毀的城市,死者的照片在世界各地展示,但西方對伊朗的不
信任以及與伊拉克的合作,導致西方國家還是將這次伊拉克化學武器的襲擊的原始原因歸
咎於伊朗。

第二次法奧戰役
1988 年 4 月 17 日,伊拉克發起了齋月穆巴拉克行動(祝福齋月),對法奧半島上的 15,000
名伊朗巴斯基部隊發動了突襲。襲擊之前是在伊拉克北部的轉移性襲擊,伊朗前線有大規模的
火砲彈幕和空中攻擊。供應線、指揮所和彈藥庫等關鍵區域,遭到芥子氣和神經毒氣以及常規
炸彈的襲擊。直升機將伊拉克突擊隊降落在法奧半島的伊朗防線後面,而伊拉克主力部隊則進
行正面攻擊。在 48 小時內,所有伊朗士兵都被殺光或從法奧半島清除。在薩達姆統治期間,
這一天在伊拉克被稱為法奧解放日(Faw Liberation Day)。伊拉克人精心策劃了進攻。在襲擊之
前,伊拉克士兵給自己服用了毒氣解毒劑,以保護自己免受毒氣的影響。大量且執行良好的化
學武器是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伊拉克的損失相對較小,特別是與伊朗的傷亡相比。 拉阿德·哈
姆達尼(al-Hamdani,伊拉克共和衛隊將軍)後來回憶說,重新奪回法奧半島標誌著“伊拉克軍
隊達到了經驗和專業知識的最高點。”伊朗人最終在向胡齊斯坦省,成功阻止了伊拉克的進攻。

令伊朗人震驚的是,伊拉克人沒有就此停止進攻,而是換一支新的部隊襲擊巴士拉周圍的伊朗
陣地。 在此之後,伊拉克人發起了一場持續的行動,將伊朗人從伊拉克南部全部清除出去。
伊拉克最成功的戰術之一是使用化學武器的“一二拳”攻擊(one-two punch)。首先使用火砲,將
快速飄散的氰化物和神經毒氣。對伊朗前線做飽和攻擊,同時通過戰鬥轟炸機和火箭向伊朗後
方防線發射更持久的芥子氣,形成一道阻止增援的“化學牆”。

螳螂行動(Praying Mantis)
在伊拉克襲擊法奧半島的同一天,美國海軍發起了螳螂行動,以報復伊朗用水雷損壞了一艘
美國軍艦。伊朗在螳螂行動的戰鬥中失去了石油平台、驅逐艦和護衛艦,直到裡根總統認為
伊朗海軍已經受到足夠的破壞時才結束。儘管如此,革命衛隊海軍還是繼續對油輪進行快艇
攻擊。在法奧半島和波斯灣的失敗,促使伊朗領導層想要退出戰爭,尤其是在面臨與美國人
可能作戰的情況下。

伊朗的反擊
面臨這上面的軍事失利,霍梅尼任命神職人員哈希米·拉夫桑賈尼為武裝部隊最高指揮官,儘
管他實際上已擔任該職位數月之久。 拉夫桑賈尼在 1988 年 6 月 13 日下令對伊拉克進行反
擊。伊朗人潛入伊拉克戰壕,深入伊拉克境內 10 公里(6.2 英里),並設法使用戰鬥機襲擊
了薩達姆在巴格達的總統府。 經過三天的戰鬥,伊拉克人出動了 650 架直升機和 300 架次
的飛機,已經被重挫的伊朗軍隊再次被趕回原來的位置。

四十星行動
6 月 18 日,伊拉克與梅赫蘭(Mehran)附近的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MEK) 一起發起了四十星行
動。他們出動 530 架飛機並大量使用神經毒氣,粉碎了該地區的伊朗軍隊,造成 3,500 人死
亡,幾乎摧毀了一個革命衛隊師。梅赫蘭再次被 MEK 佔領。伊拉克還對伊朗人口中心和經濟
目標發動空襲,使 10 個石油設施著火。

塔瓦卡納爾阿拉行動(Tawakalna ala Allah)
1988 年 5 月 25 日,伊拉克發起了五次塔瓦卡納爾阿拉行動中的第一次行動,包括歷史上最
大的砲擊和化學武器襲擊之一。法奧地區的沼澤地因乾旱而乾涸,伊拉克使用坦克繞過伊朗
的野戰防禦工事,在不到 10 小時的戰鬥後,伊拉克軍隊將伊朗人驅逐出伊朗的邊境城鎮沙
拉姆切(Shalamcheh)。

6 月 25 日,伊拉克在伊朗的馬吉農(Majnoon,有豐富的石油存量)島對伊朗人發起了第二次
塔瓦卡納爾阿拉行動。伊拉克突擊隊使用兩棲艦艇封鎖伊朗後方,然後使用數百輛坦克,
配備大量常規和化學火砲,在經過 8 小時的戰鬥後重新佔領該島。 薩達姆以直播方式現身
伊拉克電視節目,以“領頭”對伊朗人的指控。 大多數的伊朗守軍在這次的快速進攻中喪生
。 最後兩次塔瓦卡納爾阿拉行動在阿馬拉(al-Amarah) 和哈奈根(Khaneqan)附近。 到 7 月
12 日,伊拉克人已經佔領了伊朗境內 30 公里(19 英里)的德洛蘭(Dehloran)市,俘虜了
2,500 名士兵以及大量裝甲車和物資,這些物資需要四天時間才能運回伊拉克。這些損失
也包括伊朗剩餘的 1000 輛坦克中的 570 多輛、430 多輛裝甲車、45 門自行火砲、300 門
牽引火砲和 320 門高射砲。這些數字只包括伊拉克可以實際使用的東西;繳獲的物資總量
更高。自 3 月以來,伊拉克人聲稱繳獲了 1,298 輛坦克、155 輛步兵戰車、512 門重型火
砲、6,196 門迫擊砲、5,550 支無後坐力砲和輕炮、8,050 台便攜式火箭發射器、60,694 支
步槍、322 支手槍、454 輛卡車和1,600 輛輕型車輛。伊拉克人不久後從​​德洛蘭撤出,聲稱
他們“沒有征服伊朗領土的願望”。 歷史教授卡維·法羅赫(Kaveh Farrokh)認為這是伊朗在戰
爭期間最大的軍事災難。記者、中東問題專家和作家斯蒂芬·佩萊蒂爾指出,“塔瓦卡納爾阿
拉行動……導致伊朗軍事機器的絕對破壞。”

在 1988 年的戰鬥中,伊朗人幾乎沒有抵抗,伊朗的國力被將近八年的戰爭消耗殆盡。伊
朗損失了大量的裝備。7月2日,伊朗終於成立了聯合中央司令部,統一了革命衛隊、陸軍
和庫爾德的叛軍,化解了陸軍與革命衛隊之間的對抗。然而,這來得太晚了,在伊拉克俘
獲了 570 輛可操作坦克,並摧毀了數百輛坦克之後,據信伊朗在南部戰線,剩下的可操作
坦克不到 200 輛,這樣的數量要對抗數千輛伊拉克坦克。在這樣的軍事狀況下,伊朗還沒
有遭受重大失敗的唯一地區,是北部的庫爾德斯坦。

伊朗接受停火
薩達姆在 1988 年年中向霍梅尼發出警告,威脅要發動新的、強大的全面入侵,並用大規
模殺傷性武器襲擊伊朗城市。不久之後,伊拉克飛機用毒氣轟炸了伊朗城鎮奧什納維耶
(Oshnavieh),立即造成 2000 多名平民死傷。伊朗基本上沒有保護平民的措施,面對全面
性的化學襲擊的恐懼,使伊朗領導層感到沉重壓力,他們也意識到國際社會無意限制伊拉
克的化學戰。 伊朗平民的生活變得非常混亂,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因擔心化學戰爭,而撤
離主要城市。與此同時,伊拉克常規炸彈和導彈也不斷地襲擊城鎮,摧毀重要的民用和軍
事基礎設施,死亡人數也同步增加。伊朗雖然以導彈和空襲作為回應,但不足以威懾伊拉
克。

7 月 14 日,總司令拉夫桑賈尼在新的(更強大的)入侵威脅下,命令伊朗軍人從伊拉克庫爾
德斯坦的哈吉奧姆蘭(Haj Omran)撤退。 伊朗人並未公開描述為撤退,而是稱其為“暫時撤
退”。到 7 月,伊拉克境內的伊朗軍隊已基本解體。 伊拉克在巴格達大規模展示了繳獲的
伊朗武器,聲稱他們繳獲了 1,298 輛坦克、5,550 支無後坐力砲和數千件其他武器。 然而
,伊拉克也遭受了慘重的損失,而且戰鬥代價高昂。

1988年7月,伊拉克飛機向伊朗庫爾德村莊扎爾丹(Zardan)投下炸彈。數十個村莊,如薩
達什(Sardash)t,以及一些較大的城鎮,如馬里萬(Marivan)、巴內(Baneh)和薩奎茲(Saqqez)
,再次遭到毒氣襲擊,造成嚴重的平民傷亡。 1988 年 7 月 3 日,美國文森尼斯號巡洋艦
(USS Vincennes)擊落伊朗航空 655 航班,造成 290 名乘客和機組人員死亡。缺乏國際同
情使伊朗領導層感到不安,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美國即將對他們發動全面戰爭,而伊拉克
即將向他們的城市使用全部的化學武器。

在這一點上,由拉夫桑賈尼(他最初推動延長戰爭)領導的伊朗領導人說服霍梅尼接受停
火。 他們表示,為了贏得戰爭,伊朗的軍事預算必須增加八倍,而戰爭將持續到 1993 年
。1988 年 7 月 20 日,伊朗接受了聯合國第 598 號決議,表明它願意接受停火。霍梅尼在
電台講話中宣讀了一份聲明,表明他對接受停火的不滿和不情願。
那些因殉道而離去的人是幸福的。那些在光之車隊中喪生的人是幸福的。不高興的是我還
活著,如同喝了毒酒……

戰爭結束的消息在巴格達迎來了慶祝活動,人們在街上跳舞;然而,在德黑蘭,戰爭的結
束以一種憂鬱的心情迎接。

默薩德行動和戰爭結束
默薩德行動是戰爭的最後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伊朗和伊拉克都接受了聯合國第 598 號
決議,但儘管停火,但在看到伊拉克在前幾個月取得勝利後,伊朗人民聖戰者 (MEK) 決
定發動自己的襲擊,並希望一路推進到德黑蘭。薩達姆和伊拉克最高統帥部決定跨越邊
界向伊朗中部和伊朗庫爾德斯坦地區發起兩管齊下的進攻。伊朗接受停火後不久,MEK
軍隊開始進攻,在伊拉克空軍的掩護下向伊朗伊拉姆省(Ilam)發起進攻。在北部,伊拉
克也向伊拉克庫爾德斯坦發起了進攻,但遭到伊朗人的阻止。

1988 年 7 月 26 日,MEK 在伊拉克軍隊的支持下開始了他們在伊朗中部的行動,即永
恆之光(Forough Javidan)行動。伊朗人因為擔心伊拉克會發動新的入侵企圖,已將剩餘
的士兵撤回胡齊斯坦(Khuzestan),這樣讓聖戰者迅速向克爾曼沙阿(Kermanshah)推進,
也佔領了卡斯爾·希林(Qasr-e Shirin)、薩爾波-扎哈布(Sarpol-e Zahab)、克倫德·加布
(Kerend-e Gharb)和伊斯蘭堡依加布(Islamabad-e-Gharb)。 MEK 期望伊朗民眾起來支
持他們的前進;但起義從未實現,他們深入了伊朗 145 公里(90 英里)。作為回應,
伊朗軍方在阿里賽亞德設拉子(Ali Sayyad Shirazi)中將的領導下發起了反擊,即默薩德行
動。伊朗傘兵降落在 MEK 防線後面,而伊朗空軍和直升機發動空襲,摧毀了大部分的敵
軍縱隊。 1988 年 7 月 29 日,伊朗人在克倫德·加布市擊敗了 MEK。 7 月 31 日,伊朗
將 MEK 趕出卡斯爾·希林和薩爾波-扎哈布,儘管 MEK 聲稱是“自願撤出”這些城鎮。 伊
朗估計有 4,500 名 MEK士兵被殺,而 400 名伊朗士兵死亡。

戰爭中最後一次值得注意的戰鬥行動發生在 1988 年 8 月 3 日,在波斯灣,當時伊朗海
軍向一艘貨輪開火,伊拉克則對伊朗平民發動化學襲擊,造成人數不詳的死亡,2,300
人受傷。 伊拉克受到國際壓力,要求減少進一步的攻擊。第 598 號決議於 1988 年 8 月
8 日生效,結束了兩國之間的所有戰鬥行動。 到 1988 年 8 月 20 日,伊拉克與伊朗恢
復了和平。 屬於 UNIMOG 特派團的聯合國維和人員前往戰場,維和人員直到 1991 年一
直留在伊朗-伊拉克邊境。大多數西方分析家認為這場戰爭沒有贏家,而有些人則認為伊
拉克成為戰爭的勝利者,因為伊拉克的壓倒性優勢在1988 年 4 月至 7 月期間取得了成
功。 雖然戰爭現在已經結束,但伊拉克在 8 月剩餘時間和 9 月初,鎮壓了庫爾德人的抵
抗。伊拉克使用 60,000 名士兵以及武裝直升機、化學武器(毒氣)和大規模處決,襲擊
了 15 個村莊,殺死了叛軍和平民,並迫使數以萬計的庫爾德人遷移到新的定居點。 許多
庫爾德平民逃往伊朗。到 1988 年 9 月 3 日,伊拉克的鎮壓庫爾德族行動結束,所有抵抗
都被粉碎。 鎮壓行動導致400 名伊拉克士兵和 50,000–100,000 名庫爾德平民和士兵被殺。

戰爭結束時,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武裝部隊花了數週時間撤離伊拉克領土,以遵守 1975 年
《阿爾及爾協定》設定的戰前國際邊界。 2003 年交換了最後一批戰俘。

直到 1991 年 12 月 11 日,即伊拉克入侵伊朗約 11 年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6 個月後,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才確定伊拉克是戰爭的侵略者。

後續
傷亡
兩伊戰爭是發展中國家正規軍隊之間有史以來最致命的常規戰爭。 大英百科全書指出:
“估計總傷亡人數從 1,000,000 到兩倍不等。雙方被殺的人數可能為 500,000,伊朗遭受
的損失較大。” 伊拉克的傷亡人數估計為 105,000 至 200,000,大約 400,000 人受傷,大
約 70,000 人被俘。雙方各有數千名平民在空襲和彈道導彈襲擊中喪生。 兩國俘虜的戰俘
於 1990 年開始獲釋,但有些人直到衝突結束 10 多年後才獲釋。 雙方的城市也受到了相
當大的破壞。革命後的伊朗流血不止。伊拉克儘管有嚴重的債務、財政問題和勞動力短缺
,但擁有一支龐大的軍隊,並且是一個地區大國。

根據伊朗政府的消息來源,這場戰爭,伊朗估計有 200,000–220,000 人喪生(另根據西方
保守的估計則高達 262,000 人。這包括 123,220 名戰鬥人員、 60,711 名 MIA(失蹤) 和
11,000–16,000 名平民)。戰鬥人員包括 79,664 名革命衛隊成員和另外 35,170 名正規軍
士兵。 此外,戰俘包括 42,875 名伊朗傷亡人員,他們在戰爭結束後 2.5 至 15 年被俘並
關押在伊拉克拘留中心。據 Janbazan 事務組織稱,398,587 名伊朗人在接受初步治療後
需要長期醫療和保健,其中 52,195 人(13%)因接觸化學戰劑而受傷。 從 1980 年到
2012 年,218,867 名伊朗人死於戰傷,戰鬥人員的平均年齡為 23 歲。 這包括 33,430
名平民,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超過 144,000 名伊朗兒童因這些(成人)死亡而成為孤
兒。 其他估計伊朗的傷亡人數高達 600,000。

伊拉克和伊朗都根據自己的目的操縱了損失數據。西方分析家則接受了這些不太可能的估
計。到 1988 年 4 月,此類傷亡人數估計在 150,000 至 340,000 伊拉克人死亡和 450,000
至 730,000 的伊朗人死亡。 戰爭結束後不久,人們認為伊朗的死亡人數甚至可能超過一
百萬。 考慮到地面戰鬥的方式以及雙方都沒有深入對方領土這一事實,美國海軍陸戰隊分
析師認為,並不能證實雙方所聲稱的高傷亡人數。伊拉克政府聲稱有 800,000 名伊朗士兵
在行動中喪生,是伊朗官方數字的四倍,而伊拉克情報部門在 1986 年 8 月私下將這一數
字定為 228,000-258,000。隨著時間的推移,伊拉克的損失也向下修正。

和平談判和戰後狀況
隨著停火實施,聯合國維和人員駐守邊界,伊朗和伊拉克派代表前往瑞士日內瓦,就停火
條款談判,以達成和平協議。然而,和平談判陷入僵局。伊拉克違反聯合國停火協議,拒
絕從邊境地區的7,800 平方公里(3,000 平方英里)的爭議領土撤軍,除非伊朗人接受伊
拉克對阿拉伯河航道的全部主權。外國勢力繼續支持伊拉克,伊拉克希望在談判桌上獲得
他們在戰場上未能取得的成果,而伊朗則被描繪成不想要和平的國家。 作為回應,伊朗
拒絕釋放 70,000 名伊拉克戰俘(相比之下,伊拉克關押了 40,000 名伊朗戰俘)。他們
還繼續對伊拉克實施海上封鎖,儘管伊拉克使用友好鄰國的港口減輕了封鎖的影響。伊
朗也開始改善與戰爭期間反對它的許多國家的關係。由於伊朗的行動,到 1990 年,薩達
姆也變得更加願意和解,在給(未來)第四任伊朗總統拉夫桑賈尼的信中,他對達成和平協
議的想法變得更加開放,儘管他仍然堅持對阿拉伯河擁有完全的主權。

到1990年,伊朗進行軍事整編,從蘇聯和中國購買了價值100億美元的重型武器,包括飛
機、坦克和導彈。拉夫桑賈尼推翻了伊朗自行實施的化學武器禁令,並下令製造和儲存這
些(化學)武器(伊朗在批准《化學武器公約》後,於 1993 年將其銷毀)。 隨著伊拉克與
西方列強的戰爭迫在眉睫,伊拉克開始擔心伊朗可能會修補與西方的關係,以攻擊伊拉克
。伊拉克失去了西方的支持,它在伊朗的地位越來越站不住腳。 薩達姆意識到,如果伊
朗試圖將伊拉克人從邊境地區有爭議的領土上驅逐出去,他們很可能會成功。 在入侵科威
特後不久,薩達姆給拉夫桑賈尼寫了一封信,稱伊拉克承認伊朗對阿拉伯河東半部的權利
,這是他對十年前否認的戰前狀態的回歸,信中表示,他將接受伊朗的要求,並將伊拉克
軍隊撤出爭議領土。最終雙方確定了聯合國決議的條款,恢復了外交關係,到 1990 年底
至 1991 年初,伊拉克軍隊撤出伊朗邊境地區。不久之後,聯合國維和部隊也撤離了邊境
。大多數戰俘於 1990 年獲釋,有些直到 2003 年才被釋放。 伊朗政界人士宣稱這是“伊
朗伊斯蘭共和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勝利”。

大多數歷史學家和分析家認為這場戰爭是一個僵局。某些分析家認為,伊拉克獲勝是基
於其 1988 年攻勢的成功,這些攻勢挫敗了伊朗對伊拉克​​的領土野心,並說服伊朗接受
停火。 伊朗分析家認為,他們贏得了這場戰爭,因為雖然他們沒有成功推翻伊拉克政府
,但他們挫敗了伊拉克對伊朗的領土野心,而且在戰爭結束兩年後,伊拉克永久放棄了
對伊朗領土宣稱的所有權。整個阿拉伯河的主權,伊拉克也放棄了。
Pages: [1]
View full version: 1980 兩伊戰爭(伊朗 vs 伊拉克)

Privacy Policy隐私政策
When you use our website,your information will be protected properly. 当您使用我们的网站时,您的信息将受到适当保护。
We understand this is a big responsibility and work hard我们知道这是一项重大责任,因此我们会努力保护您的信息
to protect your information and put you in control.并使您的信息受到控制
This Privacy Policy is meant to help you understand本隐私政策旨在帮助您了解
what information we collect, why we collect it, 我们收集哪些信息,为什么收集这些信息,
and how you can update, manage, export, and delete your information.以及如何更新,管理,导出和删除信息。
for more information, check here.有关更多信息,请按此处